中國智能照明行業調研分析預測及投資建議預測咨詢
?
智能照明是指利用計算機、無線通訊數據傳輸、擴頻電力載波通訊技術、計算機智能化信息處理及節能型電器控制等技術組成的分布式無線遙測、遙控、遙訊控制系統來實現對照明設備的智能化控制。具有燈光亮度的強弱調節、燈光軟啟動、定時控制、場景設置等功能;并達到安全、節能、舒適、高效的特點。
行業競爭:從20世紀90年代開始,國外智能照明系統廠商開始在中國投資建廠。近幾年,中國智能照明市場增長迅速。智慧城市照明行業涉及領域廣闊,涵蓋城市照明方案設計、產品研發制造、工程項目施工和后期運行管理維護等多個環節。目前,我國城市照明行業內企業數量眾多,行業集中度較低,產品差異性較弱,競爭較為激烈。
2011年國家發改委等五部委發布了“中國逐步淘汰白熾燈路線圖”,提出白熾燈淘汰步驟。隨后,2015年2月份,亞明、陽光、鴻雁、歐普、飛利浦、木林森、科瑞、銳高、瑩輝、柏年、鼎暉、頓格等13家企業與小米結盟,簽訂了《共建智能照明聯合聲明》,抱團推廣智能照明。另一邊,照明企業也在謀求和互聯網企業的合作。2016年,歐普照明與華為開始戰略合作,并在華為HiLink智慧家庭生態發布會上發布了合作后的首批產品。阿里智能也和鴻雁電器達成合作。
目前,中國主要的智能照明品牌有歐普照明、小米Yeelight、雷士照明、陽光照明、飛利浦照明等,在《2019新渠道智能家居照明白皮書》調研中,上述品牌在“最受經銷商和消費者歡迎的智能照明品牌”選項中占比分別為50%、43.18%、40.91%、25%、13.64%。
此外,在智能家居照明領域,阿里、騰訊、小米、海爾等互聯網、家電企業也跨界而來,開始照明設計和照明銷售,試圖打造自己的智能生態圈。
市場分布:近年來照明行業上市公司憑借雄厚的資金實力持續外延并購,快速擴大業務規模、豐富業務覆蓋區域與完善產業鏈布局,上市龍頭公司顯著受益這一過程帶來的市占率迅速提升。例如,行業龍頭利亞德通過投資并購,已經擁有金達照明、中天照明、普瑞照明、萬科時代和君澤照明等5家照明子公司,較早布局景觀照明市場。奧拓電子的子公司千百輝主要從事城市景觀照明工程施工及與之相關的景觀照明工程的整體規劃與設計、照明產品的研發、生產和銷售業務。洲明科技則是通過收購清華康利60%的股權后,布局景觀照明領域。
目前國內規模大、技術較領先的智慧城市照明企業主要集中在北京、上海、深圳等一線城市以及江蘇、浙江等發達省市,區域市場特征明顯。同時擁有《城市及道路照明工程專業承包壹級》資質與《照明工程設計專項甲級》資質的企業中,廣東省是占據“雙甲”景觀設計企業最多的省份;其次為江蘇省、北京和浙江省;其余省市則較少。
市場規模:隨著消費者對照明光效、個性化照明、節能環保等要求的提升,智能照明作為最行之有效的解決方案,將成為行業發展的必然趨勢。據中金企信國際咨詢公布的《2020-2026年智能照明行業發展戰略研究及投資潛力預測評估報告》統計數據顯示:此外,近年來智能家居需求不斷增長,智能照明作為智能家居的切入點之一,受到照明企業以及智能控制企業的熱捧。2019年,中國智能照明市場規模約為231億元,同比增長約25%,逐步駛入“發展快車道”。
2015-2019年中國智能照明市場規模現狀分析
?
數據統計:中金企信國際咨詢
據預測,2020年中國智能照明行業市場規模有望超過260億元。業內專家認為,目前智能照明還僅僅只是滿足了最基本的照明功能,跟其他智能系統之間基本處于割裂狀態—它的每一個動作都依賴于用戶發出指令,而非通過與其他系統間互聯互通、接收信息,自主進行合理動作。后者才是真正的智能照明。圖為消費者在燈具市場詢問產品性能。
產品結構分析:從產品結構看,智能照明產品主要是智能照明系統,占整體銷售市場的份額約為90%,燈具和相關配件占比則為10%。目前,智能照明打開了行業長期成長空間,LED智能照明產品的ASP和附加值將得到提升,其發展空間遠大于傳統照明產品,快速替換期過后的長期成長動能來源得以解決。
智能照明作為智能家居重要的組成部分,是未來照明的發展方向。隨著物聯網、通信、電子等技術的發展,智能照明系統感知環境變化、自動調節光線強度、進行場景制作,提高照明質量、節能減排,為工作、生活、學習提供智能環境。未來,隨著智能照明設備的廣泛應用,其發展將逐漸向著半導體照明、綠色化、標準化、網絡化和個性化方向轉變。推動照明方向革新的同時,促進智能家居的發展。
同時,伴隨著5G商用以及新業態的布局,智能產業迎來了很好的發展方向,智能照明單品迎來了爆發式增長。而互聯網時代主力軍90后的到來,讓智能照明產品迎來新一輪的快速增長。從市場需求角度,智能照明對傳統照明市場的替代效應也會極大激發智能照明市場的需求,智能照明產業極具誘惑力的市場“大蛋糕”已逐步呈現,預計2025年智能照明市場規模將超千億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