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國合成纖維市場發展戰略研究及市場前景分析預測
?
合成纖維是將人工合成的、具有適宜分子量并具有可溶(或可熔)性的線型聚合物,經紡絲成形和后處理而制得的化學纖維。通常將這類具有成纖性能的聚合物稱為成纖聚合物。與天然纖維和人造纖維相比,合成纖維的原料是由人工合成方法制得的,生產不受自然條件的限制。合成纖維除了具有化學纖維的一般優越性能,如強度高、質輕、易洗快干、彈性好、不怕霉蛀等外,不同品種的合成纖維各具有某些獨特性能。
合成纖維主要包括滌綸、錦綸、腈綸、氨綸、丙綸、維綸等品種。這些品種的性能各有不同,用途也有所差異。就滌綸而言,其特點為強度高、耐沖擊性好,耐熱,耐腐,耐蛀,耐酸不耐堿,耐光性很好(僅次于腈綸),吸濕性很差,染色困難,織物易洗快干,保形性好。具有“洗可穿”的特點。滌綸長絲常作為低彈絲,制作各種紡織品;滌綸短纖與棉、毛、麻等均可混紡,在工業上可用作輪胎簾子線,漁網、繩索,濾布,緣絕材料等。
合成纖維產量:隨著社會的發展和技術的進步,中國合成纖維制造行業生產技術水平不斷提高。據中金企信國際咨詢公布的《2020-2026年中國及全球合成纖維行業市場發展戰略分析及投資前景專項預測報告》統計數據顯示:2012年開始,中國合成纖維產量總體呈現增長的態勢。但近兩年來,我國合成纖維行業進行結構調整和轉型升級,產量處于平穩發展階段。截止到2018年,我國合成纖維產量為4562.7萬噸。合成纖維正廣泛應用到航空航天、醫療護理、交通、建筑、服飾等領域中。
2012-2018年中國合成纖維行業產量現狀分析
?
數據統計:中金企信國際咨詢
合成纖維 4562.66 萬噸。其中,滌綸 4014.87 萬噸,占合成纖維總產量的87.99%;錦綸 330.37 萬噸,占合成纖維總產量的7.24%;腈綸 64.45 萬噸,占合成纖維總產量的1.41%;丙綸 34.79 萬噸,占合成纖維總產量的0.76%;氨綸 68.32 萬噸,占合成纖維總產量的1.50%。
2018年中國合成纖維細分產品產量比重分析
?
數據統計:中金企信國際咨詢
?
企業方面:2011-2014年,我國合成纖維制造業規模以上企業數量逐年增加,從2011年的1480家增加至1581家。2014年之后,我國合成纖維制造業規模以上企業數量不斷減少,至2018年,合成纖維制造業規模以上企業數量為1327家。而從盈虧企業數量來看,2015年以來,盈利的規模以上企業數量持續增加,虧損的規模以上企業數量不斷減少。
2012-2017年中國合成纖維制造業規模以上企業數量分析
?
數據統計:中金企信國際咨詢
?
行業收入:2012年以來,我國合成纖維制造業銷售收入呈現波動增長的態勢。2017年,全國規模以上合成纖維制造企業銷售收入增至5699億元,同比增長4.9%,也是近年來的收入峰值。就盈利情況來看,2012-2017年,中國合成纖維制造業利潤總額實現了逐年增長;2012年,全國規模以上合成纖維制造企業實現利潤總額為159億元;至2017年,合成纖維制造業利潤總額達294億元,增長了84.3%。
2011-2017年中國合成纖維制造行業收入及利潤現狀分析

數據統計:中金企信國際咨詢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