國內外聚氨酯市場供需格局分析預測及發展戰略咨詢
?
聚氨酯全稱為聚氨基甲酸酯,是主鏈上含有重復氨基甲酸酯基團的大分子化合物的統稱,它是由有機二異氰酸酯或多異氰酸酯與二羥基或多羥基化合物加聚而成。聚氨酯材料用途非常廣,可以代替橡膠、塑料、尼龍等材料,廣泛用于各類建筑物上,其抗變形能力強,不易開裂,飾面穩定、安全,而且此類產品的導熱系數低,熱工性能好,是目前保溫材料中導熱系數最低的優良保溫產品。
全球產量:目前,全球聚氨酯市場產能已超過3000萬噸,由于中國的聚氨酯行業發展較快,中國經濟發展的國際影響力越來越大,中國在“十二五”期間將PU生產產能從700萬噸擴至1000萬噸,中國目前的經濟戰略也對聚氨酯市場需求起到了刺激作用。
從生產規模來看,據中金企信國際咨詢公布的《2020-2026年聚氨酯行業發展戰略研究及投資潛力預測評估報告》統計數據顯示:2010年,全球聚氨酯產品總產量約為1902萬噸,到2016年全球聚氨酯產量增加至2339萬噸,同比增長3.91%。2010-2016年,全球聚氨酯產量年復合增長率為4.53%,預計全球聚氨酯產品總產量將達到2425萬噸。
產品供給方面:聚氨酯制品種類主要包括:泡沫塑料(軟泡、硬泡、半硬泡)、彈性體(CPU、TPU、防水鋪裝材料)、纖維(氨綸)、革鞋樹脂(合成革漿料、鞋底原液)、涂料、密封劑和膠粘劑等,其中泡沫塑料占比最大。軟泡中以家具、床墊、汽車、地毯為主,硬泡以建筑保溫和工業絕熱市場為主。
在聚氨酯制品各細分產品中,泡沫塑料為其主要產品,占聚氨酯制品總量的54%左右,其中硬泡28%,軟泡25%;革鞋樹脂約占聚氨酯制品總量的15%;聚氨酯涂料約占16%;彈性體約占10%;氨綸約占2%;聚氨酯密封劑和膠粘劑約占4%。
2018年全球聚氨酯產品供給規模比重分析
?
數據統計:中金企信國際咨詢
中國產量:當前在中國,聚氨酯產業主要集中在長三角地區,近些年隨著工業制造技術不斷發展,以煙臺為中心的環渤海生產區、珠三角生產區以及西北制造產業基地都在蓬勃發展中。迫于國內的環保壓力,各個企業開始尋求轉型,以打造綠色化、環保化的聚氨酯生產工藝為主要發展方向,逐漸淘汰落后產能。我國是全球最大的聚氨酯生產、消費國。我國2000年聚氨酯產量約100萬噸,占當年全球總量約10%;而到2013年我國聚氨酯產銷量已達到約870萬噸, 2018年我國聚氨酯產量在1250萬噸左右。
2007-2018年中國聚氨酯產量現狀分析
?
數據統計:中金企信國際咨詢
?
產業前景:聚氨酯保溫材料在國外市場應用非常普遍,美國市場聚氨酯保溫材料的應用量達到57%,在日本超過32%。相比之下,我國建筑保溫材料市場中聚氨酯的應用占比不足10%,即便在這樣的情況下,因為其安全和節能的不可替代性,聚氨酯行業在我國每年還是以很高的速度在高速發展。參照發達國家的情況,未來有較大提升空間。
在國內經濟穩步發展的大格局下,未來幾年我國的聚氨酯產業規模將維持持續擴張態勢。隨著日益嚴苛的環保政策不斷落地,我國的聚氨酯生產技術將會邁進全新的時代,產業結構將會得到進一步優化,產品性能將會不斷提升,各個企業要結合企業自身情況,打造適合企業發展的創新型、綠色型生產體系。在“十三五”期間,中國的聚氨酯工業一定要優化現有生產技術,打造自己的核心技術,將新技術、新產品、新標準作為聚氨酯行業的發展目標,為我國經濟增長提供不竭的動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