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國單晶硅片市場分析預測及投資戰略專項研究
?
基本概述:晶硅光伏電池體系主要分為單晶和多晶。單晶通過旋轉提拉的工藝將多晶硅料制成單晶硅棒(長晶工藝首先制成圓棒,再通過切方制成方棒),多晶通過鑄錠工藝將多晶硅料制成多晶硅錠,硅棒/硅錠再通過切片工序分別制成單晶/多晶硅片。
單晶由于內部原子排列有序,因此制成電池/組件后光電轉換效率較多晶更高。2018-2019年單晶Perc電池的轉換效率約為21.8-22.1%,多晶Perc電池的轉換效率約為20.3-20.5%,效率差值約為1.5%-1.6%。在實際生產中,在2018-2019年階段,由于多晶Perc電池制造的性價比不如單晶Perc電池,制造商多仍生產常規多晶BSF電池,效率范圍19.2-19.4%,較單晶Perc電池效率差異較大;至2019-2020年,多晶廠商推出的準單晶或將替代常規多晶,準單晶Perc電池的轉換效率預計約為21.8%,僅略低于單晶Perc電池。
單多晶硅片制作工藝區別
?
國內外行業現狀:隨著中國半導體產業的快速發展,中國單晶硅片產能的擴張迅速。據中金企信國際咨詢公布的《2020-2026年中國單晶硅片行業市場調查分析及投資策略專項研究預測報告》統計數據顯示:,近年來,中國單晶硅片產能僅次于臺灣、日本、韓國、北美之后,穩居全球第五,2017年達到了200萬片/月,占全球單晶硅片產能的11.17%。
但從中國單晶硅片產能的分布來看,由于中國單晶硅片技術水平較國際領先水平還存在較大差距,導致中國單晶硅片產能只要集中在2-6英寸,8英寸僅能滿足國內20%左右的需求,而12英寸在2017年才開始有陸續投產。
2015-2017年中國單晶硅片行業總產能分析

數據統計:中金企信國際咨詢
2016年以來,在下游半導體器件需求大幅上漲,以及電子級多晶硅國產化突破帶動大尺寸單晶硅片技術進步的背景下,國內本土硅片企業以及國際硅片企業在大陸的合資企業紛紛加快了在中國的硅晶圓項目建設和規劃。從硅片企業硅晶圓在建項目匯總情況來看,主要集中在8英寸和12英寸單晶硅片的建設。此外從以下16個產能規劃中,中國8英寸硅晶圓增加產能達到了270萬片/月,12英寸硅晶圓將新增產能達到77萬片/月。隨著這些項目的逐年投產,中國大尺寸單晶硅片量產在即,并將緩解目前國內的8-12英寸單晶硅片大量緊缺的局面。
碳化硅單晶片目前半導體和集成電路市場上對單晶硅片的需求,8-12英寸是主流,但受中國單晶硅片2-6英寸產能過剩,以及8-12英寸產能嚴重不足的限制,中國單晶硅片的出貨量并不高,自2012年以來,都維持在200-300百萬平方英寸之間。2017年中國單晶硅片出貨面積為285.24百萬平方英寸,較2016年增長21.5百萬平方英寸。
2012-2017年中國單晶硅片出貨面積現狀分析

數據統計:中金企信國際咨詢
?
進入2016年以來,下游工業電子、半導體、集成電路等技術升級迅速,對大中尺寸電子級單晶硅片的需求驟然提升,而我國在該領域的產能不足,出貨量無法滿足下游需求,且同期全球大中尺寸硅晶圓也呈現出供應不足的現狀,硅晶圓價格上漲趨勢加劇,2016年價格上漲至5.51元/平方英寸以上;2017年在全球8寸、12寸硅晶圓緊缺的情況下,國內硅晶圓價格繼續上漲,達到了6.32元/平方英寸,預計未來,價格上漲空間依然較大。
2012-2017年中國單晶硅片行業產品平均售價分析
| 2012年 | 2013年 | 2014年 | 2015年 | 2016年 | 2017年 |
平均售價,元/平方英寸 | 5.72 | 4.61 | 4.75 | 4.82 | 5.51 | 6.32 |
數據統計:中金企信國際咨詢
?
2017年以來,在全球單晶硅片迎來漲價以及國內消費電子和其他下游需求的帶動下,國內單晶硅片市場銷售規模也得到了較快增長,達到18.04億元,較2016年的14.52億元同比大幅增長24.24%。未來隨著國內8英寸、12英寸單晶硅片的陸續投產,國內單晶硅片市場將迎來快速發展。
2012-2017年中國單晶硅片市場規模現狀分析

數據統計:中金企信國際咨詢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