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國環境衛生市場發展潛力研究及投資戰略可行性預測
?
環衛是環境衛生的簡稱,是為有效治理城鄉生活廢棄物,為人民群眾創造清潔、優美的生活和工作環境而進行的有關廢棄物的清掃、保潔、收集、運輸、處置、綜合利用和社會管理活動的總稱。作為公共衛生的重要組成部分,是環境保護和社會可持續發展的重要內容,也是現代文明城市建設的重要保證。
環境衛生具備很強的公共服務屬性,與政府主導性密切相關。環衛是為市政體系提供集道路清掃、垃圾分類、垃圾轉運、廁所清潔、包括后端處理的綜合服務,其公用事業屬性明顯,兼具壟斷效應和規模效應。所以其市場發展與格局往往與公用事業行業比如污水處理、垃圾焚燒、電力燃氣市場類似。公共服務屬性主要體現在,一是服務性:環衛的服務對象面向廣大的社會群眾,其目的是為社會提供環境衛生方面的服務,保證群眾生活環境的健康和衛生。二是基礎性:環衛服務是與民眾生活息息相關的事業,屬于教育、科學、文化、衛生等基礎公共事業中衛生領域的范疇。其基礎特性支撐了社會系統完好運行。三是需求剛性:環衛服務的主要采購方為政府部門,如住建部和城管局,而環衛作業的需求源自居民對于美好居住環境的向往。
隨著人民生活水平的改善,對于環境衛生的要求也越來越高,因此環衛的需求屬剛性需求,且在我國有上升趨勢。四是政府主導性:在我國,環衛服務的運營經歷了四大階段:政府主導階段、初步試點市場化、全面推廣市場化和高速發展階段。這些階段中,雖然政府扮演的角色在發生轉變,但是其主導地位沒有發生太大變化。即便是達到全面市場化程度,政府作為服務購買方和職能部門,依然是重要的參與者。這些行業的發展往往是先搶占市場,然后與政府簽訂運營協議,之后企業往往是通過降低成本、提高價格等方式提振利潤,這種競爭方式往往難以讓技術提升而占領市場,市場格局在簽訂訂單的時候便已確立。
環衛的主要作業分類:環衛作業的內容主要包括四大類加后端處理(4+1),分別是清掃保潔、垃圾分類、垃圾清運、公廁運營再加后端的垃圾處理。
第一類是清掃保潔工作。利用人工或機械作業對需要進行環衛保潔的區域或設施進行清洗,其目的是去除保潔區域表面的固體垃圾和粉塵。大致可分為下列幾種:
(1)清掃、洗掃作業:分為人工作業和機械作業。機械作業是利用帶有噴嘴、掃刷、刷盤等裝置的洗掃機械設備,采用一定壓力的水流沖洗路面,使其表面的污物和垃圾被吸附至容器。
(2)灑水降塵:利用帶有灑水功能的車輛,對路面進行灑水并保持濕潤,從而達到降溫降塵的作業。
(3)抽吸路面粉塵:利用帶有吸盤的專用車,對路面灰塵進行抽吸的作業。
(4)抑塵作業:利用多功能抑塵車的噴霧功能,對空氣的塵埃進行抑制的作業。
(5)護欄清洗:分為人工清洗和機械化清洗。機械化清洗主要是利用帶有水槍噴嘴的環衛車,使用高壓水流對護欄邊面污漬進行清洗的作業。
(6)下水道吸污、排污:利用下水道疏通車的專用吸通功能,對堵塞的下水道進行疏通、垃圾清理的作業。
(7)路面融雪、撒布:在雪天,利用除雪環衛車的掃盤對積雪道路進行積雪清掃,同時會利用噴灑設備撒布融雪劑防止路面結冰的作業。
(8)站臺、路面等附屬設施清洗:多數采用人工清潔為主,對公共區域的玻璃櫥窗、座椅等設施的擦洗作業。
第二類是垃圾分類。按一定規定或標準將垃圾分類儲存、分類投放和分類搬運,從而轉變成公共資源的一系列活動的總稱。分類的目的是提高垃圾的資源價值和經濟價值,力爭物盡其用,對垃圾分類收集,分類處理,一來減少了垃圾處置量,緩解了污染環境和占用土地資源的問題,二是大大提高了收運及處理效率,分類的垃圾按照不同的規格送至不同的處理廠,實現有用垃圾的“變廢為寶”的再利用、無用垃圾的填埋焚燒處理。
第三類是垃圾收運作業。指的是對固態廢物垃圾進行收轉的操作。按照收轉垃圾的不同種類,可分為以下幾種收轉作業:(1)生活垃圾壓縮收運:首先對居民生活垃圾進行裝箱,然后利用帶有壓縮機的壓縮式垃圾車,對收集的居民生活垃圾進行壓縮裝運的作業。(2)餐廚垃圾收運:餐廚垃圾區別于生活垃圾,指的是事餐飲服務的單位、個人,在生產、經營、生活過程中產生的食物殘余、食品加工廢料、過期食品、廢棄食用油脂等垃圾。餐廚垃圾收運指的是利用專用的餐廚垃圾車,對垃圾進行集中密封處理的操作。(3)桶裝垃圾收運:對已經分類密封的桶裝垃圾進行運輸的作業。
第四類是公廁運營作業。公廁運營作業主要涉及兩部分。一部分是對公廁內設施,包括但不限于公廁內地面、便池、門窗、墻體等清潔和維護工作,另一部分為公廁內設施設備的維修和養護工作,包括定期對化糞池的清理和墻體外觀的維護粉刷等。
第五類是后端垃圾的處理。目前現階段我國采用的處理方式以焚燒和填埋為主,資源再利用水平和發達國家相比,仍然處于較低水平。后端垃圾處理作業可分為以下幾種:(1)垃圾分揀:利用帶有分離技術的分揀裝備對收集來的垃圾進行種類篩選的操作,對有回收價值的垃圾可進行資源再利用。(2)生活垃圾填埋:對收集來的生活垃圾,在集中地點(一般是填埋廠)進行填埋處理的作業。(3)生活垃圾焚燒:對生活進行集中焚燒,并利用焚燒產生的熱能進行發電的操作。
環衛裝備概述:環衛裝備是為了達到環境衛生作業的目的而制造的機械化工具裝備,按照功能和用途可以劃分為以下三類:環衛清潔裝備、垃圾收轉裝備、垃圾處理裝備。在裝備行業的產業鏈中,上游行業主要是汽車底盤制造、鋼鐵、通用設備制造等制造業,下游主要是以政府為首的市政環衛主管部門及下屬企業進行對接,進行垃圾的處理處置和資源回收,帶有強烈的公共屬性。而環衛裝備行業處于整個產業鏈的中游,其設備質量的高低和運營情況直接影響到下游末端處理。
環衛裝備產業各領域細分

?近年來,環衛行業逐漸受到國家重視,隨著垃圾分類、鄉村振興、農村環境整治改革等政策的的推出和落實,環衛裝備市場需求持續釋放,整體呈現增長態勢。據中金企信國際咨詢公布的《2020-2026年中國環境衛生行業調研分析及投資戰略預測評估報告》統計數據顯示:2019年全國環衛車總銷量達到11.66萬輛,同比增長14.01%,近三年復合增長率達到23.48%。分品類來看,垃圾分類的推廣變革帶動了垃圾收轉裝備需求快速上漲,2019年垃圾收轉類裝備銷量達5.87萬輛,同比增速高達19.27%,增量主要來自低端產品的桶裝垃圾車、自卸式垃圾車和吸污車以及中高端產品的餐廚垃圾運輸車、壓縮式垃圾車。2019年環衛清潔類裝備銷量5.79萬輛,同比增長9.11%,增量主要來自低端產品綠化噴灑車、灑水車和中高端產品抑塵車。自2017年以來,垃圾收轉類裝備銷量首次超過環衛清潔類裝備銷量,預計未來幾年內垃圾分類帶來的垃圾收轉裝備需求將逐步釋放。
2019年環衛服務市場化項目數量14870個,同比增加20.1%,環衛服務新簽合同總金額為2223億元,同比略降2.41%,首年服務金額為550億元,同比增長12.02%。
產業前景:目前,我國環衛設施主要指垃圾收集點,包含垃圾收集站、垃圾中轉站、工具房、垃圾桶、果皮箱、環衛手推車、公共廁所等,隨著環保需求和標準的提高,環衛工程投資額不斷增長。環衛行業現狀指出,環衛設施投資額從2012年的148億元快速增長到2019年的592億元,復合增長率高達112%。
截至2020年3月,我國城鎮化率為59.58%,相比于發達國家,仍然有較大的發展空間。城鎮化率的提升,帶來道路面積的增加以及城鎮居民對環衛清潔效果要求的提高,以及更多廣場、公園、綠化帶、機場高鐵等眾多場所的環衛作業需求。因此未來環衛行業的市場還有巨大空間。
總的來說,環保在我國依然是一個快速成長的新興市場,但各細分領域成長階段多有不同,如脫硫脫硝行業、垃圾焚燒、污水處理等行業快速發展,已經進入相對穩健發展階段,而環衛行業、土壤修復、污泥處置等行業尚處于發展初期階段,力爭我國節能與新能源汽車產業規模位居世界前列,市場化率有看提升至50%以上,將來市場上升空間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