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0年電子病歷行業市場投資戰略分析及市場競爭格局研究
?
電子病歷也叫計算機化的病案系統或稱基于計算機的病人記錄。它是用電子設備(計算機、健康卡等)保存、管理、傳輸和重現的數字化的醫療記錄,用以取代手寫紙張病歷。它的內容包括紙張病歷的所有信息。
電子病歷在本輪的密集政策中具有較高的側重性,亦是時間軸規定最為明確的強制性政策之一。2018年下半年,衛健委就電子病歷(EMR)連續發布兩項重要政策,制定了電子病歷評級的最新標準,并對各級醫院電子病歷的升級提出了具體的要求,醫院信息化系統的建設提出具體目標與時間節點。
2020年前衛健委對電子病歷系統升級具體要求
2019年要求 | 到2019年,所有三級醫院要達到分級評價3級以上 |
2020年要求 | 到2020年,所有三級醫院要達到分級評價4級以上。 |
到2020年,二級醫院要達到分級評價3級以上。 |
電子病歷指導下層醫療信息化系統的互聯互通,并且是未來醫療大數據分析的基礎。目前,我國電子病歷系統應用水平共分為9個等級,級別越高,對各醫療信息化系統互聯互通性要求越高,如2020年三級醫院需達到的4級電子病歷要求實現全院信息共享,醫保由總額預付制改為推行Drgs則需要達到5級電子病歷要求的統一數據管理。因此,電子病歷的升級將會推進下層醫療信息化子系統實現互聯互通。此外,電子病歷涵蓋了患者及醫院豐富的診療數據,是連接大數據及人工智能等新興技術的重要接口,是大數據及人工智能在醫療領域改善醫療質量、實現應用突破的重要基礎。
電子病歷系統應用水平分級評價標準
等級 | 電子各等級大致要求 |
0級 | 未形成電子病歷系統 |
1級 | 獨立醫療信息系統建立 |
2級 | 醫療信息部門內部交換 |
3級 | 部門間數據交換 |
4級 | 全院信息共享,初級醫療決策支持 |
5級 | 統一數據管理,中級醫療決策支持 |
6級 | 全流程醫療數據閉環管理,高級醫療決策支持 |
7級 | 醫療安全質量管控,區域醫療信息共享 |
8級 | 健康信息整合,醫療安全質量持續提升 |
從現狀來看,我國醫院電子病歷的整體發展層次仍然較低,60%的醫院停留在部門內初步數據采集和數據交換的信息化初級階段。初步估算,平均建設一個5級電子病歷系統,需要1000萬元,假設僅將所有三級醫院都達到電子病歷應用水平5級以上,市場規模就達到200多億元。如果70%的醫院達到電子病歷應用水平5級以上,市場規模就達到2000億元;再加上90多萬個基層醫療機構,市場規模估計超5000億。據中金企信國際咨詢公布的《2020-2026年中國電子病歷市場專項調研及投資前景可行性預測報告》統計數據顯示:2018年我國電子病歷市場規模達到94.3億元,同比增長43.9%。
國內醫院市場規模:2018年國內三級醫院電子病歷平均水平為2.11級,二級醫院電子病歷平均水平為0.83級,假設2020年如果所有三級醫院達到分級評價4級、所有二級醫院達到分級評價3級將釋放約300億市場。2018年國內三級醫院數量為2548家,若按升級價格400萬元/家計算,三級醫院電子病歷市場約100億元;國內二級醫院數量為9017家,若按升級價格200萬元/家計算,三級醫院電子病歷市場約180億元。綜上,2020年前國內電子病歷系統升級需求可釋放約280億元的市場空間。目前國內醫院電子病歷平均等級或為2級出頭,2020年為三級醫院分級評價3級升4級以及三級以下醫院升三級的關鍵年份,相比2019年任務更重,大量三級以下電子病歷升級需求將在2020年釋放并實施完成。
2020年前電子病歷系統升級市場空間測算
- | 三級醫院 | 二級醫院 |
2018年電子病歷水平 | 2.11級 | 0.83級 |
2020年前政策要求 | 到2019年,所有三級醫院要達到分級評價3級以上;到2020年,所有三級醫院要達到分級評價4級以上。 | 到2020年,二級醫院要達到分級評價3級以上。 |
升級單價 | 約400萬元 | 約200萬元 |
2018年醫院數量 | 2548家 | 9017家 |
2020年前細分市場空間 | 約100億元 | 約180億元 |
2020年前總市場空間 | 約280億元 | - |
市場動態:
(1)DRGS全面鋪開助推電子病歷向5級提升:近期我國陸續出臺了多條政策推動DRGS的發展,目前正加速推進中。2019年6月,國家醫保局發布通知要求加快DRGS試點工作的推進,確定包括北京市、天津市、上海市在內的30個城市作為國家試點城市全面鋪開,并要求在2021年啟動實際付費。此次試點與前期相比,覆蓋面更廣,標準與系統更統一且提出了更加明確的時間表。2019年10月,醫保局發布《國家醫療保障DRG分組與付費技術規范》與《國家醫療保障DRG(CHS-DRG)分組方案》,對DRGS分組進行規范,并明確了開展DRGS付費工作的統一標準。得益于政策的支持,未來DRGS有望在我國全面鋪開。
2019年醫保局DRGS領域相關政策
相關政策 | 具體要求 |
《關于按疾病診斷相關分組付費國家試點城市名單的通知》 | 確定了北京市、天津市、河北省邯鄲市等30個城市作為疾病診斷相關分組付費國家試點城市,并要求各試點城市確保2020年模擬運行,2021年啟動實際付費 |
《國家醫療保障DRG分組與付費技術規范》 | 確定了DRGS分組的基本原理、適用范圍、名詞定義,以及數據要求、數據質控、標準化上傳規范、分組策略與原則、權重和費率確定等具體要求 |
《國家醫療保障DRG(CHS-DRG)分組方案》 | 明確了國家醫療保障疾病診斷相關分組是全國醫療保障部門開展DRG付費工作的統一標準,包括26個主要診斷大類(MDC),376個核心DRG(ADRG),其中167個外科手術操作ADRG組、22個非手術操作ADRG組和187個內科診斷ADRG組 |
DRGS未來有望成為醫保付費的主要手段之一,助力醫院加強成本精細化管理,合理控費。目前已經開始采取按DRGS付費或正在試點按DRGS付費的醫院占比約26%。隨著DRGS試點的全面鋪開,預計未來1-3年,開展按照DRGS的醫院數量將占到60.8%。國家層面的醫保支付改革的推進對醫院提出精細化管理的要求,控本降費成為醫院未來管理運營的重要考量,同時也將倒逼醫院上線以DRGS為代表的醫保控費工具軟件。
中國醫院DRGS付費推進計劃(未來1-3年)
?
數據統計:中金企信國際咨詢
(2)智慧醫院建設有望助推電子病歷升至6級:智慧醫院有望成為醫院IT建設的長期核心趨勢,有望推動國內醫院電子病歷等級持續升至6級。隨著人工智能、互聯網和大數據技術的不斷發展,醫院利用科技賦能,不斷優化管理及臨床實踐,從而提升患者體驗、優化成本及臨床結果,智慧醫院建設的商業價值也開始逐漸明確。從長期來看,智慧醫院將成為未來醫院IT建設的核心趨勢。從醫療向健康延伸的全周期健康管理、對高質量臨床結果與診療準確性的要求、醫院與其它醫療服務提供方整合零售化健康服務、醫院向以患者為中心的運營模式轉變、通過數字化手段實現精細化開支管理這五大趨勢將持續驅動我國智慧醫院的建設。我國于2019年出臺重磅政策助力智慧醫院建設。2019年3月,國家衛健委發布《醫院智慧服務分級評估標準體系(試行)》,提出建立醫療機構智慧服務分級評估體系,并提出智慧醫院的三大領域,即面向醫務人員的“智慧醫療”、面向患者的“智慧服務”、面向醫院管理的“智慧管理”,為智慧醫院的發展指明方向。智慧醫院的發展需要實現全流程的醫療數據閉環管理,對應電子病歷6級。
國內行業格局:參考美國行業發展趨勢(前2名市占率超50%),國內集中度存在較大提升空間。美國行業集中度較高,僅參考電子病歷市場,2018年,美國龍頭企業EpicSystems和Cerner分別占據28%和26%,兩者合計占據了美國急診電子病歷54%的市場份額,前五名市占率高達85%。除當前市場集中度較高外,該市場仍在持續向頭部,尤其是前兩名企業集中。2015至2018年,EpicSystems市場份額由24.3%提升至28%,Cerner市場份額由23.7%提升至26%。相比之下,國內市場集中度仍有較大提升空間。
國內三級醫院市場格局已近穩定,中小醫院或成為主要戰場,行業集中度提升迎來良機。三級醫院信息化需求高、需求釋放快,一直是市場追逐的主要客戶群體,目前全國共有三級醫院2500余家,其中東軟已服務500余家、衛寧健康服務400余家、東華軟件服務三級甲等醫院300余家,三級醫院客戶資源已多為行業龍頭公司掌握,且隨著服務的深入,各廠商間的轉換成本不斷提高,三級醫院與信息化企業間的粘性提升,系統整體替換廠商較為困難,三級醫院整體市場格局已相對穩定。
中國醫療信息化公司客戶資源情況
公司 | 醫療相關營收 | 客戶資源 |
衛寧健康 | 19.08億元(19年) | 累積為全國6000多家醫療機構提供過產品和服務,其中包括400多家三級醫院。 |
創業慧康 | 11.70億元(19年) | 累計實施1萬多個醫療衛生信息化建設項目,行業用戶數量6000多家,公共衛生項目遍及全國340多個區縣,積累超過2.5億份居民健康檔案 |
萬達信息 | 8.25億元(18年,取民生服務 | )區域衛生市場,覆蓋了全國近20個省份、近200個地市、1000余個區縣;醫療市場,公司承建的醫院系統覆蓋了43家三級以上醫院、76家二級醫院、1200余家社區(鄉鎮衛生院以及養老院)、8000余家社區衛生服務站(村衛生室);公共衛生市場,創新的公共衛生服務模式服務覆蓋客戶數量超過1200個 |
思創醫惠 | 5.63億元(18年,取智慧醫療) | 累計為全國1000多家各級醫療機構提供醫療信息化建設服務,其中包括14家全國20強醫院、50家全國百強醫院和6家港澳醫院 |
東軟集團 | - | 為近500家三級醫院、2500余家醫療機構、30000余家基層醫療機構和診所、19萬醫療兩定機構提供軟件與服務;東軟云HIS產品覆蓋全國50000余家各類基層醫療服務機構 |
東華軟件 | - | 公司目前有500余家醫療客戶,其中300多家為三甲醫院,約覆蓋中國13%的三級醫院,前百強的醫院中市場占有率約為30% |
久遠銀海 | 3.17億元(18年,取醫療醫保) | 醫保:國家異地就醫結算平臺、國家醫療保險精算平臺等國家級平臺,以及全國10余個省(自治區、直轄市)、近100個地級以上城市醫保醫院:10余家三甲醫院和2000余家中小醫院 |
麥迪科技 | 2.84億元(18年) | 終端用戶已覆蓋全國32個省份,超過1,400家醫療機構,其中三級甲等醫院400多家 |
和仁科技 | 3.91億元(18年) | 301醫院、西京醫院、同濟醫院、湘雅醫院、湘雅二院、浙醫二院等國內TOP20的知名醫院,軍隊醫療機構具有較大優勢,積累了全國300余個用戶單位 |
數據統計:中金企信國際咨詢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