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0年人工晶狀體市場價格走勢及銷售規模分析預測
?
人工晶狀體是一種植入眼內的人工透鏡,取代人眼天然晶狀體,起到矯正或修正人眼視力的作用。根據2018年國家最新修訂醫療器械分類目錄,人工晶狀體歸屬于三類醫療器械,由國家食品藥品監督管理部門進行注冊管理。
目前,人工晶狀體大致可分為硬式和軟式兩種。其主要應用領域為:一類是用于替代白內障病人渾濁天然晶狀體,需求人群是白內障手術病人;一類是用于控制和矯正近視的角膜塑形鏡;還有一類是用于治療近視的ICL眼內晶體,需求人群是近視手術患者。
行業發展歷程:人們對人工晶狀體的研究起源于二戰時期。當時人們發現受傷的飛行員眼中有玻璃彈碎片,卻沒有引起明顯的、持續的炎癥反應,于是想到玻璃或者一些高分子有機材料可以在眼內保持穩定,由此發明了人工晶體。1949年Ridley醫生在倫敦為病人植入了首枚人工晶體。
人工晶體發展到現在經歷了50多年的歷史,先后經過了5代的臨床探索。目前第一、第二、第三代已經很少有人使用。第四代新型的后房型人工晶體由于在工藝和設計上都進行了改進,因此目前臨床上還一直在使用。最先進的則是第五代軟性晶體,相關技術掌握在歐美發達國家手上。
國內行業現狀:目前國產人工晶體處于產業價值鏈底端,落后國外公司產品一代以上,多是處于第三、第四代,產品售價在200元到300元,而進口高端產品已經處于第五代的軟性晶體時代,產品售價在到2000元至15000元之間。
據中金企信國際咨詢統計數據,我們國家開展的白內障手術至少一半以上的手術使用的還是發達國家早已淘汰的硬式人工晶體,軟式人工晶體基本上依賴進口,ICL眼內晶體和角膜塑形鏡高端產品市場基本為進口廠商占據。
目前,眼科三巨頭諾華愛爾康(Alcon)、雅培眼力健(Abbott?Medical?Optics)和博士倫(B&L)公司壟斷了全球80%人工晶體的市場份額。而國內主要生產企業有愛博諾德(北京)醫療科技有限公司、杭州百康醫用技術有限公司、蘇州六六視覺科技股份有限公司、河南宇宙人工晶狀體研制有限公司、珠海艾格醫療科技開發有限公司、寧波艾克倫醫療科技有限公司、天津世紀康泰生物醫學工程有限公司等7家,多數是以生產3、4代硬式人工晶體為主。唯一一家自主創新研發出軟式人工晶體的公司是愛博諾德,其材料合成、光學設計和加工工藝都具有自主知識產權。據中金企信國際咨詢公布的《2020-2026年中國人工晶狀體行業市場發展分析及投資戰略前景預測報告》統計數據顯示:2018年中國人工晶狀體市場總銷售規模為56.5億元。其近三年市場銷售額為:
2016-2018年中國人工晶狀體市場總銷售規模分析
| 2016年 | 2017年 | 2018年 |
銷售額,億元 | 47.17 | 51.27 | 56.50 |
數據統計:中金企信國際咨詢
市場需求現狀:因為產品性質,決定了該行業的客戶主要是各眼科醫院、大醫院的眼科診室及國家公共部門對醫療器械的統一采購,這類群體的統一特征表現為對產品質量(需符合國家標準,部分有要求的需符合國際FDA/CE/TUV標準)、品牌知名度、技術先進性、生產規模化程度、供給穩定性、術后恢復性、價格定位等因素關注度較高。
中國消費者對人工晶狀體需求關注點分析(5分制)
主要關注點 | 分數 |
產品質量 | 5 |
品牌知名度 | 4.5 |
技術先進性 | 4 |
生產規模化程度 | 2.5 |
供給穩定性 | 3 |
術后恢復性 | 4.5 |
價格定位 | 5 |
數據統計:中金企信國際咨詢
?
各眼科醫院或者大醫院的眼科診室是高端軟性人工晶體生產企業必爭的市場領域,因此客戶在購買產品上也多會選擇優質、維護社會有利和諧的產品;規模化、大品牌、新技術、價位是這些單位采購的首選條件。公共部門醫療器械的采購是中低端人工晶體生產企業必爭的市場領域。這部分客戶更加注重的是產品價格、質量、品牌、技術含量因素。同時客戶在采購和使用產品過程中容易受到國家相關醫療發展政策及醫療器械采購政策的影響。
產業前景:我國眼內人工晶體經歷了從天然晶體到眼內人工晶體、從體塊晶體到薄膜晶體、從自組裝到人工微結構、從大晶體到納米晶體、從單一材料生長到多種材料一體化制備的發展歷程。眼內人工晶體的概念會更大,現代社會的眼內人工晶體無論是在材料選擇,還是在加工工藝上都與傳統晶體不同,現在眼內人工晶體的功能已與器件、其他材料進行了有機的結合,并逐步向智能化方向發展,比如當今信息時代硅芯片已成為電腦的重心,生物工程技術和微電子技術的結合,產生了生物芯片,生物芯片可以快速識別基因識別并診斷出異常基因。
納米科技的進步與發展加快了我國人工智能晶體的前進步伐,納米技術的主要領域是以原子為切入點,由小到大合成和組建納米材料,并利用納米相料實現具備特有功能和智能作用的高技術,它的實現將使人類進入智能化、類生物體系生產的時代,就如一個土豆知道如何從周圍土壤、水和空氣中將原子加以安排來創造與自身一樣的另一個土豆。所以在21世紀運用納米技術組裝智能晶體,甚至“有生命”晶體都會成為可能。
隨著我國人口的增加和老齡化的推進,患白內障和近視眼的人群將進一步擴大,而目前我國國產人工晶狀體市場尤其是軟性人工晶狀體市場仍然是一大片空白,在“十三五”國家提出的醫療器械國產化、品牌化等要求之下,國內企業應當把握住機遇,重點突破技術的壁壘,掌握擁有自主知識產權的技術,打破目前人工晶狀體市場幾乎被進口產品壟斷的局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