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0年節能服務行業發展態勢及前景預測
?
節能服務產業是為企業和項目在節能減排等方面提供服務和支持的產業。節能服務產業鏈涉及眾多的行業,包括節能材料、節能設備以及先進的能源管理軟件系統。我國的節能服務產業已經形成了較為龐大的規模,產業鏈日趨完善,產品配套能力較強,可以針對地域特征、節能需求和投資預算提供差異化的節能產品和服務。目前,我國的節能材料、節能設備以及能源管理軟件系統已實現自給自足,具有相對低廉的采購成本,與下游客戶和產品市場貼合比較密切,市場反應時間快,完整的產業鏈為我國節能服務產業的迅速發展提供了基本保障。
根據《國務院辦公廳轉發發展改革委等部門關于加快推行合同能源管理促進節能服務產業發展意見的通知》、《關于推進行業協會商會誠信自律建設工作的意見》和《戰略性新興產業重點產品和服務指導目錄》的文件精神,開展節能服務公司評級工作有利于節能服務行業的發展。中國節能協會節能服務產業委員會(EMCA)2015年開始陸續展開節能服務公司評級工作,評級參考指標主要包括:節能服務公司的成立時間、注冊資金、員工人數及構成、項目經驗、相關產品技術、公司管理制度特別是財務管理制度、客戶及相關機構評價等。節能服務公司等級分AAAAA、AAAA、AAA、AA和A級。據中國節能協會節能服務產業委員會(EMCA)統計,2017年,節能服務產業產值達4148億元,全國從事節能服務的企業6137家,行業從業人數68.5萬人,合同能源管理投資形成年節能能力超過3800萬噸標準煤,年減排二氧化碳突破1億噸,節能服務產業繼續保持了良好發展勢頭。在評級公司中,根據服務領域可以分為工業、建筑、公共設施,工業領域評級以上企業最多;其中,工業領域評級以上企業數量為70家,占比為49.30%;建筑領域為47家,占比為33.10%;公共設施領域為25家,占比為17.61%。此外,有一部分優質企業同時涉及兩個及兩個以上領域,如南方電網綜合能源貴州有限公司業務覆蓋公共設施領域、工業領域和建筑三大領域。此外,3A等級企業數量最多,為69家,占比為48%;3A等級及以上企業數量為141家。年來,節能服務產業總產值不斷增長,呈逐年上漲趨勢。2018年上半年,全社會用電量32291億千瓦時,同比增長9.4%,增速比2017年同期提高3.1個百分點,創6年來新高。其中,煤炭消費穩中有升,全國煤炭消費同比增長3.1%左右;石油消費保持平穩,表觀消費量同比增長2.5%左右;天然氣消費大幅增長,表觀消費量同比增長16.8%左右;電力消費快速增長。如果不考慮相對量,但從絕對量看,中國確實是能源消耗大國,中國確實面臨較大的能源發展壓力;但從相對量看,中國經濟體量較大。2018年上半年,中國能源消費結構持續優化。經能源局初步核算,2018年H1全國能源消費總量同比增長約3.4%。天然氣、水電、核電、風電等清潔能源消費占能源消費總量比重比上年同期提高約1.5個百分點,煤炭消費所占比重下降約1.3個百分點。節能降耗繼續取得成效。經初步核算,上半年全國單位GDP能耗同比下降約3.2%,高于全年下降3%以上的目標任務。中國節能協會數據顯示,2019年我國節能服務產業總產值達5222億元,同比增長9.38%。根據《“十三五”節能環保產業發展規劃》,到2020年節能服務業總產值達到6000億元。我國節能服務行業潛力巨大。據中金企信國際咨詢公布的《2020-2026年中國節能服務行業發展現狀與投資戰略規劃可行性報告》統計數據顯示:節能服務行業企業不斷增加,截至2019年底,全國從事節能服務產業的企業總數達6547家,比“十二五”末期增長20.66%。預計2020年從事節能服務產業的企業總數超6550家。節能服務行業從業規模不斷擴大,行業從業人數達76.10萬人,比“十二五”末期增長25.37%。預計2020年行業從業人員規模將保持在76萬人左右。未來,節能服務企業要抓住綠色發展新機遇,積極融入綠色發展新戰略,不斷探索企業發展的新模式新路徑。節能服務企業要把握新機遇,提高政治站位,生態優先;增加投入研發新技術,培育核心競爭力;積極兼并重組做大做強。
節能服務產業不僅在我國節能技術應用和節能項目投資等方面發揮著至關重要的推動作用,而且對推動節能改造、減少能源消耗、增加社會就業、促進經濟發展發揮了積極的作用,成為我國轉變發展方式、經濟提質增效、建設生態文明的重要抓手之一。與美洲、歐洲等發達國家的工業、建筑以及交通能耗對比,我國節能潛力較大。綜上,基于我國較大的經濟體量,能源消耗壓力較大,節能減排將是所有行業未來的長期發展趨勢,節能服務行業將大有可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