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0年加氫站行業市場規模及發展前景
?
加氫站是為氫燃料電池汽車提供氫氣供應的場所。氫燃料電池汽車具有續航里程長、動力性能高、燃料加注時間短、零排放無污染、燃料可再生等優點,在環保政策趨嚴、能源結構調整的情況下,氫燃料電池汽車受到國際市場的認可。加氫站系統依據不同的功能,可分為制氫系統(自制氫)或輸送系統(外供氫)、調壓干燥系統、氫氣壓縮系統、儲氣系統、售氣加注系統和控制系統六個主要子系統。氫氣壓縮機、高壓儲氫罐、氫氣加注機是加氫站系統的三大核心裝備。加氫站通過外部供氫和站內制氫獲得氫氣后,經過調壓干燥系統處理后轉化為壓力穩定的干燥氣體,隨后在氫氣壓縮機的輸送下進入高壓儲氫罐儲存,最后通過氫氣加注機為燃料電池汽車進行加注。加氫站是氫燃料電池汽車產業發展的基礎設施,其市場規模隨之不斷發展壯大。
加氫站的建設成本投入高,所需設備主要包括氫氣壓縮機、儲氫瓶組、加氫機、卸氣柱、氮氣匯流排、管道及閥門站控系統等,其中,氫氣壓縮機和儲氫瓶組成本占比達到50%左右。在這些設備的關鍵核心元器件領域,我國企業的技術瓶頸尚未突破,市場需求依靠進口,使得加氫站建設成本投入居高不下,因此限制了我國加氫站市場規模的擴大。同時,加氫站市場的發展也受到氫燃料電池汽車產業發展的影響。截止到2017年底,全球氫燃料電池汽車總銷量不足4000臺,氫燃料電池汽車市場保有量的不足,使得加氫站運營成本高,后期收益慢,導致資本在加氫站領域布局較少。氫燃料電池汽車保有量影響了加氫站市場的發展,同時加氫站數量不足也成為氫燃料電池汽車發展的障礙。據中金企信國際咨詢公布的《2020-2026年中國加氫站市場運行格局及投資戰略研究可行性報告》統計數據顯示:加氫站的建設依賴包括基建公司、能源公司、氣體公司、車企和政府在內的多方力量,特別是在建設費用方面依賴政府補助,因此我國加氫站市場發展較為緩慢。截止到2017年底,我國擁有加氫站數量為14座,主要分布于北京、上海、廣東、江蘇、大連、鄭州、成都等省市,市場規模遠遠落后于日本,也落后于美國、德國和法國等國家,還有非常大的提升空間。從全球加氫站建設來看,國外加氫站設施建設更為完善,發展較為迅速。目前大力發展燃料電池汽車加氫站的國家主要有美國、德國、日本,并制定了長期的發展規劃,其中日本成為世界上加氫站最多的國家。相比國外,我國加氫站發展較為滯后,國內加氫站數量稀少,運營數量僅占全球的1%左右,與公共充電樁約全球50%的占比有很大的差距,且國內加氫站多為大型賽事或示范項目而建,一些在賽事結束后即被拆除。國內加氫站數量較少的主要原因是我國以發展純電動汽車為主,燃料電池汽車發展相對緩慢,技術尚不成熟;另一方面,建設加氫站所需的關鍵部件沒有量產的成熟產品,大多依靠進口,加氫站建設成本較高;此外,加氫站運行維護成本較高,加氫站的基礎設施需要依靠加氫規模效應平衡收支來盈利,而目前我國燃料電池汽車尚屬起步階段,運營車輛較少,盈利較為困難。隨著氫能的廣泛應用,未來氫氣儲運產業將有廣闊的發展前景,而其中較為重要的就是儲運裝備和加氫站建設。從氫氣價格組成來看,氫氣儲運成本占總成本的20%左右,在當前階段,由于氫氣產地與消費地存在差異,選擇合適的氫源是降低氫氣儲運成本的較好選擇;而通過提高儲運裝備的國產化率、降低加氫站建設和運營成本是降低成本的最好選擇。隨著各國氫能源汽車的推廣,全球主要國家將加快加氫站建設。全球加氫站處于快速發展階段,加氫站數量不斷增長。根據統計報告數據顯示,截止2018年年底,全球共有369座加氫站,其中歐洲擁有152座,亞洲擁有136座,北美擁有78座。截至2018年年底,我國已建成或在運營的加氫站有26座。加氫站是氫燃料電池產業化、商業化的重要基礎設施。目前,為了支持燃料電池汽車的發展,各國正在積極建設氫能源燃料電池汽車配套設施。據規劃顯示,到2020年中國將建成100座加氫站,到2030年將建成1000座加氫站。從整體成本來看,國內建設一個加氫站的成本在200-250萬美元之間。未來,隨著加氫站建設數量增多,規模效應影響下,加氫站的建設成本將得到下降。根據“中國制造2025”規劃來看,政府將推動氫燃料電池汽車產業的發展,2025年的目標是實現加氫站等配套基礎設施的完善。在政策的推動下,預計我國氫燃料電池汽車產業將進入快速發展階段,到2030年我國配套加氫站數量將達到1000座以上,由此來看,加氫站市場前景廣闊。
氫燃料電池汽車產業符合環保和能源調整政策的要求,全球主要經濟體對其發展的重視程度不斷增加,未來,隨著技術不斷成熟和產業布局不斷完善,氫燃料電池汽車將成為新能源汽車產業發展的重要方向之一。在我國氫燃料電池汽車產業技術不斷進步,以及國家政策的推動下,我國加氫站規劃建設數量不斷增多,總體來看,行業發展前景廣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