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0年醫學檢驗市場運行現狀及投資方向戰略性研究預測?
?
醫學檢驗(medical?laboratory?science,MLS)是對取自人體的材料進行微生物學、免疫學、生物化學、遺傳學、血液學、生物物理學、細胞學等方面的檢驗,從而為預防、診斷、治療人體疾病和評估人體健康提供信息的一門科學。醫學檢驗所是對取自人體的標本進行臨床檢驗,并出具檢驗結果的醫療機構,該機構可同時開展病理學檢查。第三方臨床檢驗中心又稱為獨立醫學實驗室,是指獲得了衛生行政部門許可的、具有獨立法人資格的、專業從事醫學檢測的醫療機構。這類實驗室依靠其技術和成本優勢,實現檢驗樣品的集中檢測,不但可以大大節省費用,更重要的是可以提高檢測效率和質量,降低錯誤發生率。
行業發展現狀:我國的第三方醫學檢驗行業發展較成熟市場仍有一定差距,主要原因系公立醫院占我國的醫療服務市場的主導地位,公立醫院非營利性的業務性質和體制因素使其運營較為封閉,其醫學檢驗及病理診斷業務一般均由院內檢驗科、病理科完成。公立醫院的檢驗科、病理科由此成為我國醫學檢驗市場的主體。
第三方醫學檢驗在我國的發展可追溯至20世紀80年代中期,此時有機構涉足檢驗業務的社會化服務。以后又陸續有一些不同形式的檢驗業務服務中心、部分醫院的對外開放實驗室等,但均未成規模。至21世紀初,我國第三方醫學檢驗行業開始了高速發展。
優勢企業:目前我國有近500家獨立醫學檢驗中心。其中,金域檢驗、迪安診斷、達安基因和艾迪康是實行全國連鎖經營且規模較大的綜合性ICL,合計約占75%的市場份額。目前,四大龍頭ICL實驗室總數超過90家,且布局基本以一線城市(省級)為主。
獨立醫學檢驗機構 | 金域檢驗 | 迪安診斷 | 達安基因 | 艾迪康 |
成立時間 | 2003年 | 2001年 | 2001年 | 2004年 |
上市時間 | 2017年 | 2011年 | 2004年 | 未上市 |
醫學檢驗實驗室數量 | 35家 | 31家 | 8家 | 20家 |
合作醫療機構數量 | 2.1萬家以上 | 1.2萬家以上 | 0.3萬家以上 | 1.5萬家以上 |
覆蓋省級行政區域數量 | 33(包括中國香港) | 28 | -- | -- |
檢驗項目數量 | 超過2400項 | 超過2000項 | 超過1000項 | 超過1400項 |
行業市場規模:2015年第三方檢驗在國內檢驗市場所占的份額只有大約3.2%,總金額不過70到80億元,未來市場空間巨大。根據衛生統計年鑒的統計,2016年,全國公立醫院的檢查收入已達2518.59億元,第三方醫學檢驗行業滲透率(占比)約為4.2%。據中金企信國際咨詢公布的《2020-2026年中國醫學檢驗行業市場發展現狀研究及投資戰略咨詢報告》統計數據顯示:2017年我國醫學檢驗市場規模約為2760億元,第三方醫學檢驗行業市場規模達到138億元。
目前,國內最大醫療檢驗企業有金域檢驗、賽迪諾以及迪安診斷和達安基因。醫療檢驗市場從宏觀意義上來說,屬于檢測行業,而國際上做檢測行業幾家巨頭也涉足或擬涉足醫療檢驗市場。按照國家的有關規定,未來將在全國市場推行第三方檢測,屆時存在幾十年的國家質量監督檢驗檢疫總局將發生質變。
醫學檢驗所現狀:2017年,在沿襲近年來全球生物醫藥產業技術加速迭代的大背景下,國家醫改持續深化推進,第三方醫學檢驗行業處于持續創新變革與整合轉型之中,第三方醫學檢驗機構由2016年500多家發展到2017年底的1100多家。從中長期來看,醫療健康產業將會得到政策持續性支持,市場空間進一步釋放,進而將帶動包括第三方醫學檢驗行業在內的各細分行業持續快速發展。
(1)獨立醫學實驗室發展:受益于政策扶持、行業不斷開放,我國第三方醫學檢驗行業正在逐漸發展壯大,現已成為醫療服務領域不可忽視的力量。
政策方面:2017年對中國第三方醫學檢驗行業是利好“井噴”的一年。國家相繼出臺了《“十三五”深化醫藥衛生體制改革規劃的通知》、《國務院關于印發“十三五”衛生與健康規劃的通知》、《關于修改〈醫療機構管理條例實施細則〉的決定》、《關于做實做好2017年家庭醫生簽約服務工作的通知》、《國務院辦公廳關于支持社會力量提供多層次多樣化醫療服務的意見》、國務院辦公廳印發《關于進一步深化基本醫療保險支付方式改革的指導意見》等政策,客觀上對推動第三方醫學檢驗發展有重大意義。特別是黨的十九大報告再次明確強調實施健康中國戰略,要求“完善國民健康政策,為人民群眾提供全方位全周期健康服務”,對推動第三方醫學檢驗行業以更寬、更深的角度切入當前的醫改熱點,實現醫療衛生服務行業的供給側改革,帶來行業服務質量的提升和市場規模的擴大,意義更加深遠。
市場需求方面:截至2017年底,中國60歲及以上老年人口有2.41億人,占總人口17.3%。老年人口的年均醫療費用遠遠高于其他年紀人群,對醫療服務消費有更明顯的推動作用。
2017年出生二孩數量進一步上升至883萬人,比2016年增加了162萬人;二孩占全部出生人口的比重達到51.2%,比2016年提高了11個百分點,全面兩孩政策效應正在逐步釋放,將促進婚前保健、孕前保健、孕期保健、住院分娩、兒童保健及出生缺陷防治等婦幼健康衛生服務需求增長。
隨著經濟發展和居民健康意識的增強,對高端、個性化、精準的健康需求日益增長,醫療消費升級促進市場擴容。2016年人均衛生總費用3351.7元,相比于2015年人均衛生總費用2952元,增長率達13.54%,2017年這個數字仍在增長。高收入群體已不滿足于常規醫學檢查,高端檢驗如基因組學類檢測需求持續增加。第三方醫學檢驗行業整體升級轉型需求日益迫切。
醫療資源供需方面:雖然國家持續增加醫療服務投入及要素供給,但現階段醫療服務供給增量,仍無法滿足過快增長的醫療服務需求,醫療服務的供給端與需求端矛盾依舊。從國際比較看,2017年我國的衛生總費用占GDP比例在6.2%-7.0%之間,遠低于發達經濟體。醫療資源地域分布失衡,醫療服務的社會公平性差,是導致轉診制度未能有效執行、基層醫療體系無法充分發揮作用的主要原因之一。第三方醫學檢驗行業的發展,為基層醫療機構及民營醫院的發展提供了有力保障,是解決醫療資源供需矛盾的有效途徑,有利于各級政府加快推進分級診療、落實基層首診、雙向轉診、急慢分治、上下聯動的診療模式落地,行業發展可以期待。
發展前景:醫學檢驗是一門具有多學科理論交叉、應用性強、發展迅速的應用技術學科,是醫學各科中發展最快的專業之一。?目前,臨床檢驗、生化、免疫學和微生物學檢驗中的部分項目已實現了全自動或半自動化。檢驗科室已經成為各醫院很重要的一個部門。目前發達國家實驗室開設的檢驗項目達?1300?多項,而我國的三甲醫院約有?300?項,縣級醫院約?50?項,由此可見我國的醫學檢驗事業還有廣闊的發展前景。
隨著醫學檢驗所行業競爭的不斷加劇,國內優秀的行業企業愈來愈重視對市場的研究,特別是對企業發展環境和客戶需求趨勢變化的深入研究。正因為如此,一大批國內優秀的企業迅速崛起,逐漸成為醫學檢驗所行業中的翹楚!對此,中研普華利用多種獨創的信息處理技術,對醫學檢驗所行業市場海量的數據進行采集、整理、加工、分析、傳遞,為客戶提供一攬子信息解決方案和咨詢服務,最大限度地降低客戶投資風險與經營成本,把握投資機遇,提高企業競爭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