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0年起搏器行業市場盈利能力分析及發展戰略規劃預測
?
產業發展歷程:世界上第一臺人工心臟起搏器誕生在美國,1932年由胸外科醫生Hyman發明。1958年在瑞典,RuneElmqvist博士設計出了外型為圓形,用兩節串聯的鎳-鎘電池作為能源的植入式心臟起搏器。1960年在美國,Wilson?Greatbatch成功地為患者植入了用鋅汞電池作為能源的起搏器。從此,起搏器進入了植入式人工心臟起搏器的時代。
植入式心臟起搏器是由脈沖發生器和電極導線組成,脈沖發生器按照設定的頻率定時發放刺激脈沖,代替竇房結。電極導線通過靜脈送入右心室,另一端與脈沖發生器相連,使起搏器隨時都知道心室有沒有自身的電活動。若心肌神經傳導系統發生障礙或者竇房結不能有規律地發出電脈沖、下傳電脈沖時,心臟起搏器則能及時給予直接電刺激,人為地使心跳正常起來。
植入式心臟起搏器作為植入于體內的電子治療儀器,在臨床手術時因其安裝簡單、創傷小、痛苦輕、療效顯著,易于為醫生和患者接受。臨床應用50多年來,挽救了數以萬計患者的生命。
我國最早使用心臟起搏器的時間是在上個世紀的80年代初期,美國圣猶達公司生產的心臟起搏器進入中國,隨后德國百多力公司和美國美敦力公司也分別在80年代末期和90年代初進入中國市場。21世紀初期美國波士頓科學也進入中國市場,逐漸形成四足鼎立的局面。
因植入性心臟給起搏器技含量較高,國產研發進度緩慢,國內起搏器市場幾乎全部被昂貴的進口產品占據。直到2009年,陜西秦明醫學(后被樂普醫療收購)才推出單腔心臟起搏器,秦明醫學是國內最早專業從事心臟起搏器業務的企業,多年來在心臟起搏器的研發生產及銷售服務方面積累了豐富經驗,是目前唯一具備心臟起搏器研發、生產、銷售及售后支持一體化能力的國內企業,擁有唯一的國產單腔起搏器注冊證。隨后國內又出現了上海創領心律和先健科技等公司。
市場現狀:中國起搏器市場總體特點是需求量大,且還在不斷增長,但總體滲透率低,行業增速僅在10%以內。中國滲透率低的原因:(1)手術風險高,基本集中在發達地區三甲醫院;(2)患者教育不到位,對預防性植入有一定抵觸。但最重要的一點是:(3)目前起搏器市場被外資壟斷,最常用的雙腔起搏器售價基本在5萬以上,對患者經濟負擔較重,難以普及。本土公司的進口替代進程剛開始,存在大量未滿足的治療需求。
隨著國產器械巨頭(樂普、微創、先健等)逐步進入起搏器行業,據中金企信國際咨詢公布的《2020-2026年中國起搏器行業市場分析及投資前景研究預測報告》統計數據顯示:預期未來五年將國內將迎來起搏器進口替代,整體市場規模將迅速超過50億元。
2017年中國心臟管理有源醫療器械市場現狀分析
治療類型 | 心動過緩 | 心臟猝死 | 心力衰竭 |
產品 | 起搏器 | 除顫器 | CRT |
國內植入量 | 8萬臺 | 4千臺 | 4千臺 |
患者數量 | 超500萬 | 超250萬 | 超450萬 |
每年新增患者 | 約50萬 | 超50萬 | 超50萬 |
產品售價 | 2-10萬元/臺 | 10-20萬元/臺 | 15-20萬元/臺 |
數據統計:中金企信國際咨詢
(1)流行病學:發病率高,患者人群廣。中國35-74歲人群心力衰竭的發病率約為0.9%(男性0.7%,女性1.0%),并且呈逐年上升態勢,預計每年可新增54萬人患者,其中一半病人有安裝起搏器的需求。中國現有心動過緩患者500萬,每年新增患者50萬。
(2)普及率低:2017年中國起搏器的年植入量(心血管病報告2017年統計數據)僅有7.7萬例,每百萬人植入量僅為55例,與香港(236)和臺灣(185)相比還有很大差距,和歐洲(~1000)美國(~1000)相比差距更大。
(3)國產替代開始,增長有望提速:國內起搏器植入量2009-2017年復合增長率為10.9%,近年來增長相對放緩。國內起搏器行業將迎來重大轉機:(1)隨著國產器械巨頭(樂普、微創、先健等)逐步進入起搏器行業,有望開啟進口替代浪潮(2018年國產數量份額約5%);(2)中國醫師協會和中華醫學會在“世界心律失常大會”宣布啟動“全國百縣心律失常規范化治療與新技術培訓項目”,其中美敦力是重要的支持方。預計進口替代和渠道下沉開啟后,國內起搏器行業增長將顯著提速。
2009-2017年中國心臟起搏器植入量現狀分析
?
數據統計:中金企信國際咨詢
?
(4)市場增量空間大:根據中國海關的數據顯示,2017年中國起搏器進口金額約1.1億美元,均價1623美元,約1.1萬人民幣,終端價約為進口價的3-4倍,按7.67萬植入量計算,目前國內起搏器市場規模約為在25-34億元,未來增長潛力非常巨大。假設國產起搏器價格定位進口產品的70-85%,預計對起搏器產品均價的沖擊是每年下滑1-3%。假設2018-2022年中國起搏器滲透率逐步提升,達到香港滲透率的一半(即118例/百萬人),年植入量達到16.5萬臺,均價約1.05萬元(出廠價,終端放大3-4倍),則2022年起搏器終端市場規模預計可達52-70億元,相比2017年仍有27億元以上的市場增量空間。如果醫??梢愿采w較高售價的起搏器,高端產品占比得以不斷提升,則市場規模又將顯著擴容。
2018年中國不同品牌起搏器市場規模比重分析
?
數據統計:中金企信國際咨詢
?
2007-2017年中國起搏器總進口量分析
?
數據統計:中金企信國際咨詢
?
心臟起搏器產品復雜,研發難度大,技術壁壘非常高,這和相對比較容易于通過外觀設計進行仿制的心臟支架、創傷骨科等產品相比有明顯不同。中國本土企業研發起搏器主要都是通過和歐美公司合作進行,完全自主研發難度極大。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