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0年緊固件行業市場規模、需求及發展趨勢
?
緊固件,是作緊固連接用且應用極為廣泛的一類機械零件。緊固件,使用行業廣泛,包括能源、電子、電器、機械、化工、冶金、模具、液壓等等行業,在各種機械、設備、車輛、船舶、鐵路、橋梁、建筑、結構、工具、儀器、化工、儀表和用品等上面,都可以看到各式各樣的緊固件,是應用最廣泛的機械基礎件。它的特點是品種規格繁多,性能用途各異,而且標準化、系列化、通用化的程度也極高。因此,也有人把已有國家標準的一類緊固件稱為標準緊固件,或簡稱為標準件。緊固件是作緊固連接用且應用極為廣泛的一類機械零件。它的特點是品種規格繁多,性能用途各異,而且標準化、系列化、通用化的種度也極高。因此也有人把已有國家標準的一類緊固件稱為標準緊固件,或簡稱為標準件。緊固件是應用最廣泛的機械基礎件。
現階段,我國擁有緊固件生產企業約為7,000余家,規模以上企業2,000多家,但總產值在5億元以上的大型企業較少。我國緊固件企業整體規模偏小,行業集中度較低。高端緊固件主要集中在航空航天、高鐵、風電、核電、汽車及船舶等領域,此領域多屬于我國高端裝備制造業。近年來,我國高端裝備制造業發展迅速,帶動高端緊固件制造業穩定發展,早在2013年,我國智能制造、高速軌道交通、海洋工程等高端裝備制造業產值占裝備制造業比重已經超過10%。高端裝備制造業處于價值鏈高端和產業鏈核心環節,決定著整個產業鏈綜合競爭力的戰略性新興產業,是我國產業核心競爭力的體現,得到國家大力支持。高端緊固件市場規模將伴隨著航空航天、衛星及應用、軌道交通裝備、海洋工程裝備、核電、風電以及汽車等行業的快速發展而持續走高,2019年,中國高端緊固件市場規模將達到590億元。與國外先進水平相比,我國緊固件行業技術水平差距仍然較大,主要體現在生產設備和原材料上。我國大部分緊固件生產企業規模小、生產技術落后、裝備差、工藝革新慢、表面處理水平較差,導致我國緊固件行業低水平產品生產能力過剩,而高檔緊固件產品供不應求;另外,國內緊固件用鋼的品種、規格、質量尚不能完全滿足緊固件行業的要求,致使本該在冶金工業中解決的工序被轉移到緊固件企業,目前僅有少數企業能夠憑借自身較強的綜合實力解決此問題。創新緊固件技術是緊固件發展的支撐,技術發展趨勢在相當程度上決定了產業發展的走向。緊固件核心技術不單單是加快特種專用鋼種研發,也是緊固件的制造、檢測及熱處理的技術細節和技術訣竅的集成。未來我國緊固件技術在選材、結構設計、制造工藝、特種工藝、檢測技術、表面涂覆技術和質量控制等方面要逐漸向國外先進水平靠攏,同時生產制造的智能化、融合化和超常化發展也將是行業技術發展的主要趨勢。近年來我國緊固件行業保持較快發展,產量、銷量和國有化程度不斷提高。隨著我國經濟穩定發展,緊固件下游產業需求持續提高,以及國家政策的大力支持,緊固件市場規模將繼續保持上升,預計到2021年,中國緊固件的總體市場規模將達到1,553.4億元。據中金企信國際咨詢公布的《2020-2026年中國緊固件市場專項調研及投資前景可行性預測報告》統計數據顯示:到2022年我國汽車產量將在4112萬輛左右。一輛輕型車或乘用車緊固件約580種規格、50kg、5000件左右;而一輛中型或重卡商用車約需緊固件5710件、質量90kg,若按每輛車70kg計算,2023年汽車緊固件市場規模將突破285萬噸。如果將汽車維修等需求考慮在內,屆時會有更大的需求量。從緊固件行業現狀來看,其前景十分可觀。
在緊固件產能“過剩”與“短缺”的雙重壓力下,從緊固件行業現狀來看,我國政府在不斷推動中小型企業轉型升級,提高創新與技術水平。但我國緊固件行業中小型企業過多,其更換先進設備的能力較差,再加上本身技術不足,即使有設備也無法生產高端產品。我國中小型緊固件企業轉型仍然任重道遠。我國緊固件行業需盡快調整產業結構,向整體高端化方向發展,順應市場需求,才能發掘行業巨大發展潛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