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0年車載攝像頭行業市場發展潛力及前景預測
?
車載攝像頭是高級駕駛輔助系統(簡稱ADAS系統)的主要視覺傳感器,主要功能有前撞預警,車道偏移預警、車道線感應、交通標志識別和行人檢測等,可以對人類財產和人生安全提供充分的保障。車載攝像頭是ADAS系統的主要視覺傳感器,借由鏡頭采集圖像后,有攝像頭內的感光組件電路及控制組件對圖像進行處理并轉化為電腦能處理的數字信號,從而實現感知車輛周邊的路況情況,實現前向碰撞預警,車道偏移報警和行人檢測等ADAS功能。目前,車載攝像頭在ADAS和無人駕駛技術中有著舉足輕重的地位。車載攝像頭包括單目攝像頭、雙目攝像頭、廣角攝像頭等。目前,實現無人駕駛的全套ADAS功能至少需要安裝6個攝像頭。車載攝像頭應用廣和成本低的特性,將成為未來汽車智能化中使用最多的傳感器。行業相關政策也同時驅動著車載攝像頭的發展。
中國車載攝像頭行業正處于擴張期,產業發展迅速。2017年,我國車載攝像頭前裝市場出貨量接近1700萬枚,與2016年相比增長了30個百分點,預測到2020年,我國車載攝像頭前裝出貨量將超過3500萬枚。未來,隨著無人駕駛技術的提升和ADAS系統的滲透,我國車載攝像頭市場發展潛力巨大。車載攝像頭在無人駕駛技術的應用中都有著舉足輕重的地位。在ADAS系統中,攝像頭是實現眾多預警、識別類功能的基礎,超過80%的ADAS技術都會運用到攝像頭,或者將攝像頭作為一種解決方案,如車道偏離預警(LDW)、前撞預警(FCW)、行人碰撞預警(PCW)、車道保持輔助(LKA)、緊急制動剎車(AEB)、自適應巡航(ACC)、交通標志識別(TSR)等。實現無人駕駛的全套ADAS功能至少需要安裝6個攝像頭,隨著ADAS滲透率提高,車載攝像頭的市場將逐步僅面向高端車型向中低端車型延伸。據中金企信國際咨詢公布的《2020-2026年中國車載攝像頭市場運行格局及投資戰略研究報告》統計數據顯示:車載攝像頭出貨量將從2014年的2800萬顆增長到2020年的超8300萬顆,年均復合增長率20%,市場前景廣闊。目前,車載攝像頭的消費區域主要在美洲、歐洲、亞太等地,其中亞太地區將成為增長最快的市場。據預測數據顯示,2018年中國車載攝像頭需求量將近3000萬顆,到2020年,中國車載攝像頭需求量將超4500萬顆。目前,車載攝像頭處于無人駕駛與車聯網市場的雙風口。一方面,車載攝像頭是ADAS?系統的主要視覺傳感器。現在自動駕駛時代來臨,ADAS?系統作為無人駕駛的“橋梁”存在,也迎來了高速增長時期。全球范圍內?ADAS?規模保持每年?30%以上的增速增長7。根據長城證券研究所預計,在中國,ADAS?市場規模將開始迅速增長,從2015?年到?2020?年年復合增長率可高達?58%,2020?年規模將增至?757.83?億元。另一方面,車載攝像頭未來將是車聯網信息處理的重要入口。根據預測,雖然2016?年中國車聯網市場規模僅為?77?億元,未來十年將開始高速成長,在?2025?年增長至2,162?億元。車載攝像機市場分兩類,成像式攝像機和感應式攝像機。目前圖像式相機占據市場主導地位,但感應式鏡頭需求也在保持增長態勢,包括混合鏡頭。美國、歐洲、日本是車載鏡頭的領先市場,未來中國市場需求有較大的增長潛力。市場競爭方面,車載攝像機市場及其鏡頭是少數壟斷市場。如感應式鏡頭市場?2017?年前三家供應商出貨量超過市場份額的?60%市場份額,甚至前五家供應商占據?75.1%,技術難關大,市場門檻比較高。而?2017?年成像式鏡頭前三家出貨量占據?42.1%的市場份額,前五家供應商占總市場份額的?57.5%,因為技術難度比感應式要低,供應商多競爭激烈。近年中國車載鏡頭行業處于擴張期,產業發展迅速,2011?年中國車載鏡頭產能為400?萬件,2013?年增長至?860?萬件,2015?年擴產至?1,880?萬件。未來,中國車載鏡頭市場也將受到?ADAS?與車聯網市場爆發的大力推動將持續擴張,增長潛力巨大。車載鏡頭,作為車載攝像機的主要部件,是指安裝在汽車上以實現各種功能的光學鏡頭,主要包括內視鏡頭、后視鏡頭、前視鏡頭、側視鏡頭、環視鏡頭等。2016年車載鏡頭出貨量為?8,880.7?萬件,相較于上一年增長?19.8%;TSR?預計市場將持續擴張,到?2021?年市場規模擴至?14,319.2?萬件。全球車載攝像機鏡頭收益也將持續上升,預計?2021?年收益規模將在?2017?年?3.95?億美元的基礎上增長約?85%至?10.59?億美元。
車載攝像頭成本低廉,且能夠為無人駕駛汽車提供非常重要的數據,在ADAS系統以及無人駕駛技術中可以起到關鍵作用。實現無人駕駛時需安裝6個以上的車載攝像頭,為車載攝像頭帶來了巨大的市場空間。隨著我國無人駕駛汽車市場的進一步發展,無人駕駛汽車數量逐漸上升,我國車載攝像頭市場需求將快速增長。目前,車載攝像頭行業在國內市場有著良好的發展空間,但在高端車載攝像頭市場中國外企業占據較大市場份額,例如松下、索尼、大陸等。隨著我國車載攝像頭企業相關技術研發力度不斷加大,全國各地逐漸出現一些知名度較高的國內企業,譬如臺灣同致電子、深圳豪恩、廈門輝創、蘇州智華等,國內企業市場競爭力逐漸增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