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0年輸配電設備行業市場潛力及發展前景分析
?
輸配電的概念包括三個方面,即輸電、變電、配電。其中輸電是指電能的傳輸,通過輸電,把相距甚遠的(可達數千公里)發電廠和負荷中心聯系起來,使電能的開發和利用超越地域的限制;變電是指利用一定的設備將電壓由低等級轉變為高等級(升壓)或由高等級轉變為低能級的過程配電則是消費電能地區內將電力分配至用戶的分配手段,直接為用戶服務。輸電和配電設施都包括變電站、線路等設備。所有輸電設備連接起來組成輸電網。從輸電網到用戶之間的配電設備組成的網絡,稱為配電網。它們有時也稱為輸電系統和配電系統。輸電系統和配電系統再加上發電廠和用電設備統稱為電力系統。電力系統中各種不同的電力設備均有各自的額定電壓,它們構成整個電力系統的電壓等級。輸電采用的電壓高于配電電壓。輸電和配電電壓界限的劃分不是固定不變的,隨電網覆蓋的區域和容量大小而變化。
新一輪電改著重發展配網方向,近年國家累計批準3批共320個增量電網項目。2018年12月25日,國家電網在北京召開“貫徹落實慶祝改革開放40周年大會精神加快推動公司開放合作重點工作取得新突破”新聞發布會。會上,國家電網發布深化改革十大舉措:其中之一,即加快推進增量配電改革試點落地見效。增量配網在目前階段是指以工業園區(經濟開發區)為主的局域電網,其電壓等級可以是110kV或220kV(330kV)及以下,該電網建設應當符合省級配電網規劃(規劃的本質是政府主導,地方政府能源管理部門負責制定區域配電的整體規劃),增量配電網的建設不能與省級配電網規劃出現沖突,造成配電設施的重復建設及交叉供電。增量配電網應當不屬于省級輸配電網,增量配電網是局域電網,是省級配電網供應的一個特殊大用戶(一個具有配售電網的用戶)。長久以來,我國配電網建設滯后于輸變電網發展步伐,也與城市建設規劃脫鉤。多年來的欠賬造成的低水平配電網已經成為瓶頸,嚴重制約了城市電力系統的升級和新技術的應用。根據發達國家經驗,配網、輸電網投資比例約在1.5比1左右,國內配網投資占比遠低于此水平。據了解,全國縣級行政區域超過2850個,如果1/4的縣搞增量配電試點,市場潛力巨大。2015年,國家發展改革委、國家能源局先后發布《關于加快配電網建設改造的指導意見》與《配電網建設改造行動計劃(2015~2020年)》(簡稱《行動計劃》),提出要結合當前我國配電網實際情況,用5年左右時間,全面加快現代配電網建設,支撐經濟發展和服務社會民生。2018年,受“煤改電”、一般工商業電價下調政策以及春夏季連創高溫紀錄、冬季寒潮天氣等因素影響,電力需求旺盛,電力生產加快,全年發電6.8萬億千瓦時,比上年增長6.8%,增速比上年加快1.1個百2015年以來,電網建設投資占比逐年走高,電網包含變電、輸電、配電三個單元。2017年,全國電力工程投資中,據中金企信國際咨詢公布的《2020-2026年中國輸配電設備行業市場發展現狀研究及投資戰略咨詢報告》統計數據顯示:電網建設完成投資5315億元,占比66.32%;2018年1-11月份,全國電網工程完成投資4511億元,同比下降3.2%。分點,為2014年以來高增速。2015年以來,電網建設投資占比逐年走高,電網包含變電、輸電、配電三個單元。2017年,全國電力工程投資中,電網建設完成投資5315億元,占比66.32%;2018年1-11月份,全國電網工程完成投資4511億元,同比下降3.2%。與電網建設投資規模增加相對應的是輸配電設備行業收入的增長,2010-2017年輸配電設備行業的銷售收入復合增長率為10.95%。2017年中國輸配電設備行業的銷售收入為35809.68億元,較上年相比下降0.18%。目前國內配網可靠性尚待提高,國內城市配電自動化系統的覆蓋率僅為8.9%,與國外發達之國相比我國配用電自動化水平很低。國外的配網投資一直大于輸電,日本配網自動化覆蓋率為58%,德國為56%,韓國為45%。與國外先進電網企業相比,兩網公司經營區配電網尤其是12千伏配電網在網架結構、運行管理、智能化水平等方面還有相當差距。2015~2020年,配電網投資將不低于2萬億元,“十三五”期間累計投資不低于1.7萬億元。輸配電及控制設備制造產業是與電力工業密切相關的行業,受國民經濟影響較大,也是國民經濟發展重要的裝備工業,擔負著為國民經濟、國方事業以及人民生活電氣化提供所需的各種各樣的電氣設備的重任。我國農網改造、特高壓、超高壓直流輸電等工程的建設,帶動了輸配電設備行業的快速發展,經過近年的發展我國逐漸向智能電網全面建設階段布局。
國家電網發布了全面深化改革的十大舉措,此舉將使資金來源更加多樣化,激活電網投資熱情。同時電網投資具備非常強的逆周期屬性,中央經濟工作會議明確將加強逆周期操作,電網投資有望迎來快速發展,輸配電設備行業也將隨之迎來新的發展機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