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0年改性塑料行業市場需求情況及產量分析
?
改性塑料,是指在通用塑料和工程塑料的基礎上,經過填充、共混、增強等方法加工改性,提高了阻燃性、強度、抗沖擊性、韌性等方面的性能的塑料制品。改性塑料屬于石油化工產業鏈中的中間產品,主要由五大通用塑料和五大工程塑料為塑料基質加工而成,具有阻燃、抗沖、高韌性、易加工性等特點。改性塑料是典型的技術進步和消費升級受益行業,得益于全球家電、電腦、電動工具和玩具等產能加速向中國轉移,憑借在勞動力以及其他生產要素方面的成本優勢,我國已成為這些領域的制造業大國,并籍此推動了國內改性塑料行業的發展。消費升級使中國的汽車、建筑等產業進入高速增長期,隨著人們對材料性能要求的不斷提高,我國正成為全球改性塑料最大的潛在市場和主要需求增長動力。
我國改性塑料的發展始于20世紀90年代,到目前不到30年的發展歷史。伴隨著國內經濟的快速發展和“以塑代鋼”、“以塑代木”的不斷推進,改性塑料也獲得了較快的發展,改性設備、改性技術不斷成熟,改性塑料工業體系也逐步完善,目前已成為全國塑料產業的重要組成部分。我國改性塑料行業發展迅猛,產量、表觀消費量年均增長分別達到20%、15%。國內改性塑料年總需求在500萬噸左右,約占全部塑料消費量的10%左右,但仍遠低于世界平均水平20%。此外,我國人均塑料消費量與世界發達國家相比還有很大的差距。作為衡量一個國家塑料工業發展水平的指標——塑鋼比,我國僅為30:70,不及世界平均的50:50,更遠不及發達國家如美國的70:30和德國的63:37。通常使用改性化率(改性塑料產量/塑料產量)來衡量改性塑料行業在塑料工業中的地位。根據國家統計局的統計數據顯示,2010-2017年,我國初級形態塑料總產量從4361萬噸上升至8378萬噸,接近翻番,2018年1-10月我國初級形態塑料累計產量為7012萬噸;與此同時,我國改性塑料也實現了快速上升,據中金企信國際咨詢公布的《2020-2026年中國改性塑料市場競爭策略及投資潛力研究預測報告》統計數據顯示:由2010年的705萬噸,增長到2017年的1676萬噸;改性化率由2010年的16.2%增長到2017年的20%。據統計,2018年全年,我國改性塑料產量有望達到1783萬噸,改性化率將進一步上升至22.2%。汽車輕量化和家電輕薄時尚化為改性塑料行業發展提供了新的機遇,要達到輕量化和輕薄化目標,除了優化結構與工藝設計之外,大多圍繞在材料的選取上。預計未來幾年汽車行業將成為改性塑料消費量增速最快的領域。因此,隨著“以塑代鋼”和“汽車輕量化、家電輕薄時尚化”等趨勢的影響,“新型城鎮化”、“建設美麗中國”等政策的逐步推行,改性塑料行業的應用產品將進一步拓展。改性塑料在車輛輕量化、家電高端化、產品低成本化的應用將大放異彩,預計到2024年我國改性塑料需求將超過2500萬噸。目前國內約30%的改性塑料市場被跨國企業占據,它們大多是集上游原料、改性加工、產品銷售一體化的大型化工企業,在原料供應和生產規模上均具有較大優勢。目前已經在國內設立改性塑料生產基地的國外大企業有SABIC公司、杜邦公司、SOLVAY公司、陶氏公司、德國BASF公司、LANXESS、BAYER、Celanese公司、日本旭化成公司、寶理塑料公司,韓國三星公司、LG公司、錦湖公司,荷蘭DSM公司等。國內從事改性塑料生產的企業超3000家,產能超過30000噸規模的企業只有40家,而超過100萬噸的僅金發科技一家,國內高端改性塑料產品對于國外企業依賴的現象在未來幾年仍將持續。據統計,2017年中國塑料制品產量為7515.5萬噸,增長3.4%.初級形態的塑料產量為8377.8萬噸,同比增長4.5%.與此同時,改性化率也逐年提高,根據中國塑料加工工業協會的統計數據顯示,2004年,我國塑料改性化率僅為8%,到2016年,我國塑料改性化率基本維持在19%左右,到2024年有望達到30%。目前主流的改性生產技術是以填充、共混、增強為主的物理改性技術,用于填充、共混、增強的改性配方一旦決定,對下游的生產設備的具體操作要求不高。這一技術特點決定了改性塑料生產的關鍵工序在于改性配方的設計,從目前的情況來看,通用型大品種改性塑料的原始配方基本處于市場公開的狀態,而高性能專業型改性塑料的配方則掌握在各細分領域內的領先企業手中。2018年,由于國際化工巨頭接連遭受不可抗力、摩擦,國內環保趨嚴、廢塑料進口禁止,導致原材料成本大幅上升,出口放緩,同時受“限塑”新政出臺、家電/汽車行業產銷增速下滑等因素影響,國內改性塑料行業生產環境難以樂觀。總體來看,中國改性塑料行業經歷十幾年的快速發展,中低端市場逐漸呈現產能過剩態勢。2018年改性塑料新增產能較少,同時受家電、汽車產銷放緩影響,下游需求市場表現欠佳。2018年,國內改性塑料產量為1783萬噸,同比增長6.4%,改性化率為20.8%。根據主要地區塑料制品產量測算,2018年,中國改性塑料產量前三省份分別為廣東省、浙江省和江蘇省,產量分別為296萬噸、237萬噸和138萬噸,占國內改性塑料產量的比重分別為16.6%、13.3%和7.8%。相比較國外市場改性塑料行業的發展成熟,德國經濟發展中塑料和鋼鐵應用比例為63:37,美國為70:30,世界平均水平也達到50:50,中國改性塑料行業起步較晚,大規模改性塑料的應用才剛剛起步。受生產技術所限,國產改性塑料在精密制造業應用比例就更低,中國目前的塑鋼應用比只有30:70,要遠遠低于發達國家和世界平均水平。考慮到中國是制造業大國,隨著經濟的持續發展以及改性塑料技術的不斷提高,未來市場對改性塑料的需求將十分巨大。中國改性塑料行業經歷十幾年的快速發展,中低端市場逐漸呈現產能過剩態勢。2018年改性塑料新增產能較少,同時受家電、汽車產銷放緩影響,下游需求市場表現欠佳。2018年,國內改性塑料產量為1783萬噸,同比增長6.4%,改性化率為20.8%。根據主要地區塑料制品產量測算,2018年,中國改性塑料產量前三省份分別為廣東省、浙江省和江蘇省,產量分別為296萬噸、237萬噸和138萬噸,占國內改性塑料產量的比重分別為16.6%、13.3%和7.8%。
改性塑料的下游應用領域主要包括家電、汽車、辦公設備、電子電氣和電動工具等,其中家電和汽車領域為主要應用領域,分別占37%和23%,隨著國家對“以塑代鋼”、“以塑代木”政策的不斷推進,改性塑料性能不斷增強改善,未來改性塑料的下游需求領域將更加廣泛。盡管近年來汽車及家電產銷放緩,但汽車輕量化及家電改性塑料使用量增加,其需求市場仍有增長空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