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0年中國供應鏈管理服務行業發展環境分析
?
供應鏈管理包括計劃、采購、制造、配送、退貨五大基本內容,根據不同行業的供應鏈結構特點,汽車、工程機械與通信行業對供應鏈管理服務的需求最大。汽車行業的供應鏈是以汽車制造企業為核心,三大汽車制造公司中僅通用公司實現了信息化管理;工程機械供應鏈與汽車行業相似,也是以工程機械生產企業為核心,在供應鏈管理方面存在著下游企業信息化建設滯后的問題;通信行業供應鏈較為簡單,信息化建設程度也較高,但仍存在著缺乏有效評估體系等問題。供應鏈管理包括計劃、采購、制造、配送、退貨五大基本內容。計劃是SCM的策略性部分。好的計劃是建立一系列的方法監控供應鏈,使它能夠有效、低成本地為顧客遞送高質量和高價值的產品或服務。采購是選擇能為企業的產品和服務提供貨品和服務的供應商,和供應商建立一套定價、配送和付款流程并創造方法監控和改善管理,并把對供應商提供的貨品和服務的管理流程結合起來。制造是供應鏈中測量內容最多的部分,安排生產、測試、打包和準備送貨所需的活動,包括質量水平、產品產量和工人的生產效率等的測量。配送是指節點與節點之間的流通環節;退貨是供應鏈中的問題處理部分。
供應鏈概念自20世紀80年代末提出以后,近年來隨著制造的全球化,在制造業管理中得到普遍應用,成為一種新的管理模式。由于受國際市場競爭激烈、經濟及用戶需求等的不確定性的增加、技術的迅速革新等因素的影響,供應鏈管理雖然提出時間較短,但已得到廣泛關注和應用。其發展大體可以分為傳統物流管理階段;第三方物流管理階段以及專業供應鏈管理階段。我國大部分企業供應鏈管理價值意識已經覺醒,為提高企業運營效率,各行業企業紛紛試水供應鏈管理,供應鏈藍海市場價值進一步凸顯。據北京中物聯物流規劃研究院《中國供應鏈管理藍皮書(2017)》數據顯示,2011-2017年入選藍皮書供應鏈標桿企業案例的優秀企業有122家,所屬行業分布較為分散,主要集中在第三方物流、供應鏈管理和制造領域,占比高達52.5%。電商、商貿流通、汽車供應鏈等領域入選藍皮書的企業有33家,占27%,除此之外,醫藥物流、冷鏈物流、軟件、零售、物流地產、銀行等等各細分領域也均有企業涉及供應鏈管理創新。2017年以來,國家政府出臺一系列的政策,都對供應鏈管理服務行業的發展起到了較大的影響,不僅針對物流行業及供應鏈行業發展給予積極行動的指導,在一些行業,例如汽車、電子元件、工業機械等領域也出臺政策,推進供應鏈管理在行業中的應用進程。國家政策頻發為供應鏈行業提供了廣闊的發展空間。目前,由于我國珠三角和長三角地區具有環境優勢,吸引了大量科技和管理型人才,使得我國形成了東南沿海的大型制造業和流通連鎖企業的供應鏈管理先一步成熟,其他較發達地區的供應鏈管理企業異軍突起的局面。但是,真正運用供應鏈管理理念和專業從事供應鏈管理的服務企業相對較少,供應鏈服務企業面對的是一個相對分散、但市場潛力巨大的市場。據中金企信國際咨詢公布的《2020-2026年中國供應鏈管理服務行業發展前景及投資戰略預測咨詢報告》統計數據顯示:從中國主板上市與新三板掛牌供應鏈服務企業數量來看,供應鏈服務企業共約500多家。因沿海經濟發達地區供應鏈服務需求較多,供應鏈服務業行業聚集程度高。主要分布在環渤海地區、長三角地區、東南沿海地區、珠三角地區、西南沿海地區,而這其中又以廣東、江蘇、上海和北京四地為代表。據數據統計,目前我國供應鏈管理服務行業的市場規模已經超過1.5萬億美元,到2020年,更是有望突破3萬億美元。
目前供應鏈管理面前還是巨大商業藍海,未來,實現供應鏈資源優化整合的供應鏈集成服務將是眾供應鏈服務企業角逐的戰場,如何為需求企業優化業務流程,選擇優質供應商,提升供應鏈反應能力和企業管理效率,打造核心競爭力是供應鏈服務行業的努力方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