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0年智慧政務行業市場發展分析及前景預測
?
?智慧政務即智慧化的電子政務,是在建設智慧城市的大背景下,發展信息經濟和智慧經濟,實現經濟和社會轉型升級的必由之路。智慧政務是廣泛運用物聯網、云計算、移動互聯網、人工智能、數據挖掘等現代信息技術,通過資源整合、流程優化、業務協同,提高政府辦公、服務、監管、決策的智能化水平,從而形成高效、集約、便民的服務型政府運營模式。簡要地說,智慧政務是利用現代信息技術提高政府智能化水平的一種形態。
我國政府行業信息化起步于20世紀80年代末90年代初,大致經歷了“辦公自動化工程”、“三金”工程、“政府上網工程”、“電子政務工程”和“智慧政務工程”五個階段。智慧政務的建設是實現電子政務升級發展的突破口,是政府從管理型走向服務型、智慧型的必然產物。2012年以來,有越來越多的城市啟動智慧城市規劃編制工作,一批經濟發達的大中型城市進入智慧城市實施階段。在智慧城市規劃和建設內容中,智慧政務成為建設重點。近年來隨著政府的大力支持以及國家政策的不斷出臺,我國智慧政務不斷發展,其市場規模不斷增長。2017年我國政務服務線上化速度明顯加快,網民線上辦事使用率顯著提升,政務服務向智能化、精細化發展并向縣域下沉。首先,大數據、人工智能技術與政務服務不斷整合,服務不斷走向智能化、精準化和科學化,重構政務服務體驗;其次,服務內容不斷細化,支付寶、微信開通政務服務入口并逐步完善服務內容,從車主服務、政務辦事到醫療、交通出行、充值繳費等方面全方位覆蓋用戶生活;再次,縣域政務辦事移動化速度加快,包括天氣、工商、司法、公安等領域在內的縣級微博、公眾號、頭條號等發展迅速。在國家的大力支持和推動下,2017年智慧政務取得了較大進展,增速再創新高,據中金企信國際咨詢公布的《2020-2026年中國智慧政務行業市場發展分析及投資戰略前景預測報告》統計數據顯示:2017年我國智慧政務市場規模達到2722億元,同比增長16%,預計未來5年內,智慧政務仍將保持13%左右的穩定增長。2015年我國電子政務總體投資規模達到2,245.3億元,未來我國電子政務市場規模仍將保持較快增長。到2018年,總體投資規模預計將超過3,400億元,到2019年在3600億元以上。根據數據顯示,截至2019年上半年,我國在線政務服務用戶數量達到了5.09億人,有297個地級行政區政府開通了“兩微一端”等新媒體傳播渠道,智慧政務覆蓋率達88.9%。我國電子政務建設投資主要可分為硬件投資、網絡設備投資、軟件投資以及服務費支出等四項。隨著我國電子政務發展逐步向智慧政務過渡,大規模的硬件投入需求將逐步降低,軟件及服務的需求比例將逐漸加大。上述趨勢將為擁有自主核心軟件產品以及具備提供專業化IT服務能力的綜合性服務供應商提供良好的發展機遇。
政府的職能定位直接決定了智慧政務實施的內容和方向。隨著政府向服務型政府轉變,政府的公共服務職能逐漸成為主導,推動政務信息共享和業務協同、聚焦民生、強化公共服務是政府的重點工作內容。未來幾年我國智慧政務建設的重點是推動政務信息系統的互聯互通、信息共享和業務協同,完善公共服務等管理信息化服務體系,實現以政府的服務質量為主、兼顧政府的管理職能、提高政府內部工作效率以及提供更優質、便捷的公共服務的目標,最終實現我國政府由職能型向服務型的轉變。因此,構建管理服務型智慧政務為我國現階段智慧政務建設的主要方向。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