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0年儲能行業市場發展空間及投資戰略咨詢
?
儲能是智能電網、可再生能源高占比能源系統、能源互聯網的重要組成部分和關鍵支撐技術。隨著各國政府對儲能產業的相關支持政策陸續出臺,儲能市場投資規模不斷加大,產業鏈布局不斷完善,商業模式日趨多元,應用場景加速延伸。
近年來,隨著清潔能源發電的廣泛應用,儲能行業也獲得了很大的發展。特別是以釩電池為代表的儲能電站建設,為電網接納可再生能源發電提供了良好的技術支持,促進了節能減排。
風能、太陽能等可再生能源的發展已是大勢所趨,然而由于風能等清潔能源具有不連續、不穩定等特性,大規模并網后對電網調峰、調頻及電能質量均會帶來不利影響,這限制了清潔能源的廣泛應用。儲能技術則有望解決上述困擾。
全球行業發展現狀:儲能本質是平抑電力供需矛盾,新能源發展創造新的儲能需求。電能自身不能儲存,而任何時刻其生產量和需求量需嚴格相等,因此傳統電源生產連續性和用電需求間斷性的不平衡持續存在。據中金企信國際咨詢公布的《2020-2026年中國儲能行業市場發展分析及投資戰略前景預測報告》統計數據顯示:此外,全球范圍內可再生能源裝機量和發電量占比不斷提升(尤其是風能和太陽能),2019年上半年,德國風光發電量占比已超過30%。但可再生能源發電存在固有的間歇性和波動性,導致棄風棄光現象,增加供需不匹配程度且影響電網的穩定性,儲能技術可平抑電能供需矛盾,提高風光消納維持電網穩定。
抽水蓄能(PHS)是迄今為止部署最多的儲能方式,電化學儲能緊隨其后。根據CNESA全球儲能項目庫的不完全統計,截至2019年底,全球已投運儲能項目累計裝機規模183.1GW。其中,抽水蓄能的累計裝機規模最大為171.0GW占比高達93.4%,同比下降0.9個百分點,但仍處于主導地位;電化學儲能的累計裝機規模緊隨其后為8216.5MW,占比為4.5%,同比增長0.9個百分點。
2018年抽水蓄能占全球儲能裝機的比重分析
?
技術特性決定電化學儲能應用場景最為廣泛。儲能技術是利用化學或者物理的方法將一次能源產生的電能存儲起來,并在需要時釋放。根據技術類型的不同,以電能釋放的儲能方式主要分為機械儲能、電磁儲能和電化學儲能。不同儲能技術具有不同的內在特性(如功率密度和能力密度),電化學儲能同時具有較高的能量密度和功率密度,決定了其廣泛的技術適用性。
電化學儲能是發展最快,美國儲能規模位列全球第一。根據CPIA統計數據,截至2018年底,電化學儲能累計裝機6.63GW,同比增長126.4%;2013-2018年新增裝機年均復合增長率高達113.86%。截至2019年全球累計電化學裝機達8.22GW,同比增長24.02%,受中國市場影響,新增裝機1.59GW,同比下降56.98%。從應用端來看,用戶側應用占比最高為28%,其他應用領域趨于均衡。
盡管2019年中國儲能遇冷,但仍是全球份額較大的市場。根據美國能源部DOE數據庫統計,截至2020年1月10日,全球電化學項目數量高達991個,美國儲能裝機規模和項目數量再次均位列全球第一,中國位列全球第二。
2019年為國內儲能減速調整期,儲能將向更加市場化方向發展。根據CPIA統計數據,截至2019年底,我國電化學儲能累計裝機1592.3MW,同比增長48.4%;新增裝機591.6MW,同比下降23.7%。忽略2018年相對激增,儲能行業仍然是維持穩步增長的狀態。就應用端來看,用戶側仍是儲能最大的應用市場,占比為51%。此外,2019年廣東、湖南等地電網側火儲聯合投運裝機較多,但《輸配電定價成本監審辦法》的出臺,明確了“電網企業投資的電儲能設施明確不計入輸配電定價成本”。意味著短期內電網側項目建設缺乏盈利渠道支撐,電網側儲能的發展受到制約,長期來看,儲能將向更加市場化的方向發展。
中國儲能行業現狀:目前,國內儲能電池占比較小,海外市場穩定。國內儲能電池出貨大幅下降,海外市場穩定。根據高工產研鋰電研究所(GGII)數據統計,2019年中國儲能鋰電池出貨量為3.8GWh,同比增長26.7%。從整體出貨量來看,符合年初預期的2030%的增長,但從出貨的市場類別來看,儲能鋰電池應用于國內市場的出貨量急劇下降,2019年國內出貨量為0.7GWh,同比下降75%,而出口海外市場的出貨量增長較為突出。
根據GGII統計數據,2019年,我國動力電池累計裝機量約62.38GWh,同比增長9%。而儲能鋰電池出貨量僅為3.8GWh,同比增長26.7%,其中國內出貨量為0.7GWh,出口總量為3.1GWh,與動力電池相比,我國儲能電池占比依然較小,空間較大。
2019年中國儲能電池出貨量分析
?
根據中金企信國際咨詢統計數據:2017年中國儲能電池出貨量為0.7GWh,同比下降75%。
產業前景:專家表示,未來我國儲能行業未來發展主要趨于兩個階段:
國內在第一階段,到2025年我國大部分地區用戶側儲能可實現平價,儲能市場空間可達6500億。在存量市場滲透率為30%情況下,我國儲能裝機規模可達435.1GWh,市場規模達6526.5億元。其中,存量市場儲能裝機394.6GWh,市場規模可達5919.0億元。假設此階段電池:光伏配置比例為15%,在放電時長4h,年新增集中式光伏8.1GW,滲透率為30%,則所需儲能8.1GWh,年新增市場規模達121.5億元。
在第二階段,到2030年我國大部分地區光儲結合可實現平價,儲能市場空間可達1.2萬億以上。在存量市場滲透率為60%情況下,我國儲能裝機規模可達1186.8GWh,市場規模達12070.8億元。其中,存量市場儲能裝機930.3GW,市場規模可達9303.3億元,假設此階段電池:光伏配置比例為30%,放電時長4h,年新增集中式光伏50GW,滲透率為60%,則所需儲能36.0GWh,年新增市場規模達360.0億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