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0年環境監測行業市場發展潛力研究及投資戰略預測
?
一、基本概述:環境監測是指環境監測機構對環境質量狀況進行監視和測定的活動。環境監測是通過對反映環境質量的指標進行監視和測定,以確定環境污染狀況和環境質量的高低。總體上,我國環境監測基本可以分為環境質量監測和污染源監測兩大類。環境質量監測中又分為空氣,水,噪聲,土壤;污染源的監測主要是對工業企業和污水處理廠等排污設施的監測,主要分為廢水,污水,廢氣和重金屬。
目前,我國已經形成政府環境監測網絡,范圍覆蓋了城市主要水體的地表水環境質量監測網、重點城市的空氣自動監測站點、酸雨監測點、沙塵暴監測站、污染源監測網等多個領域。同時,我國近岸海域也建成了環境監測網。我國環境監測工作處于快速發展階段,環境在線監測系統還在大規模建設階段,覆蓋面也將繼續擴大。
行業現狀:目前,我國環境監測行業市場集中度較高。由于環境監測技術門檻偏高,據不完全統計,國內從事環境監測的企業僅有200多家,大部分企業從事廢氣、廢水、環境空氣、地表水等在線自動監測系統的研制、生產、安裝、運營(含集成商)。約有120家企業生產廢氣在線監測系統,約有80家企業生產廢水在線監測系統。其中,高端分析儀器主要被德國西門子、瑞士ABB、美國賽默飛世爾等外資企業占領,內資企業主要參與中低端分析儀器市場,大部分企業從事廢氣、廢水、環境空氣、地表水等在線自動監測系統的研制、生產、安裝、運營(含集成商)。據中金企信國際咨詢公布的《2020-2026年中國環境監測市場競爭力分析及投資戰略預測研發報告》統計數據顯示:其中,約有120家企業生產廢氣在線監測系統,約有80家企業生產廢水在線監測系統。環境監測儀器行業的銷售收入逐年增加,由2014年的196.44億元上升為2018年的358億元。
市場現狀:“十三五”規劃中提出實行“省以下環保機構監測監察執法垂直管理”,旨在落實地方政府及其相關部門的環保責任,解決地方環保主義對環境監測監察執法的干預,進一步統籌跨區域、跨流域環境管理的問題。在“量化考核、量化追責”的高壓態勢下,對監測數據的真實、可靠性提出了更高的要求,國控、省控污染源監測點顯著增加。
同時,國內環境監測行業產業鏈分工正逐步形成,大部分企業以污染源自動監測設備制造和系統集成為主,在零備件供應、系統集成、設備制造、運營服務等方面形成了若干有特色、有實力的企業群,國內外其他領域的一些儀器設備廠家也加入監測儀器行業,在實驗室設備、特殊成分分析設備、手工比對設備等領域發展較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