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0年電解液行業發展分析及市場規模分析
?
電解液是一個意義廣泛的名詞,用于不同行業其代表的內容相差較大。有生物體內的電解液(也稱電解質),也有應用于電池行業的電解液,以及電解電容器、超級電容器等行業的電解液。不同的行業應用的電解液,其成分相差巨大,甚至完全不相同。例如,人體的電解質主要由水分和氯化鈉、PH緩沖物質等組成,鋁電解液電容器的電解液含GBL等主要溶劑,超級電容器電解液含碳酸丙烯酯或乙腈主要溶劑,鋰錳一次電池電解液含碳酸丙烯酯、乙二醇二甲醚等主要溶劑,鋰離子電池電解液則含碳酸乙烯酯、碳酸二甲酯、碳酸甲乙酯以及碳酸二乙酯等主要溶劑.?它們各自的導電鹽也完全不同,如人體中為氯化鈉,超電容電解液中四氟硼酸四乙基銨,鋰錳一次電池中常用高氯酸鋰或三氟甲磺酸鋰,而鋰離子電池中則是六氟磷酸鋰。
全球的電解液供應主要來源于亞洲中日韓三國,2005年前,?市場基本被日企和韓企占據。其中,日企于?2000年市占率高達?95%,而到?2005年下滑至?68%。?從?2003年開始,中國企業開始正式進入電解液市場。由于核心原材料?LiPF6?的制備壁壘,2010年前,中國企業主要以進口?LiPF6?合成電解液為主。由于生產成本及規模上的優勢,韓國與日本的鋰離子電池生產企業及電解液生產企業?也逐漸向中國轉移,中國成為當前世界電解液生產的最大集中地。目前電解液成本中原材料占比超過90%,其中六氟磷酸鋰占比37%,溶劑成本占比33%。2010年起,中國電解液產能?就逐步開始占據全球近一半的產能,于?2016年進一步達到?67.7%。中國2014年電解液出貨量達到4.58萬t,占全球總需求的55%。隨著中國市場需求的快速增長和日韓企業向中國的產能轉移,中國電解液占全球的份額將繼續增加。據中金企信國際咨詢公布的《2020-2026年中國電解液市場競爭力分析及投資戰略預測研發報告》統計數據顯示:在鋰電池電解液中,有機溶劑占電解液的質量分數在?80%~90%左右,按中間值85%計算,2014年我國電解液用有機溶劑需求量約2.78萬t,到2015年有機溶劑的需求將達5.44萬t,依據電解液用有機溶劑及市場需求預測,其中EC需求約為2萬t,DMC需求約為2.3萬t、DEC與EMC需求分別0.57萬t,市場潛力巨大。據數據統計,2017年全年,全球電解液需求量在?29.56?萬噸,其中動力電池用電解液需求量?13.15?萬噸,占比?44.5%。從市場規模來看,17年受到電解液價格降幅較大的影響,市場規模相比?16年出現回落,約為?182.26?億元。未來,隨著需求量的擴大,以量補價的模式下,市場規模將進?一步上升。2017年11月六氟磷酸鋰?的售價為?14?萬/噸,毛利率?20%左右,售價逐步降低至六氟磷酸鋰成本附近,六氟磷酸售價無法?再進一步降低。2017年電解液的售價也隨著六氟磷酸鋰的售價降低而降低,當前電解液含稅售?價為?4.6?萬/噸,據測算,電解液成本含稅?4.12?萬/噸,毛利率逐步筑底。?根據數據調查顯示,2018年六氟磷酸鋰行業產能將達到6.3萬噸;其中國內企業產能約5萬噸,同比增長超130%,擴產力度較大,外資企業產能平穩增長。2018年上半年電解液價格戰進入白熱化階段。目前電解液成本中原材料占比超過90%,其中六氟磷酸鋰占比37%,溶劑成本占比33%。擴產力度較大,外資企業產能平穩增長。
行業市場需求不斷提升的同時,行業競爭態勢不斷升級,市場集中度不斷提升。這主要是由于以動力電池、數碼鋰電池為代表的下游領域市場集中度提升,帶動了下游電解液端的集中度提升。近幾年,我國部分競爭實力較強的廠商已開始逐步向國際市場和在華的日韓鋰電制造企業供應電解液。未來隨著我國電解液行業企業技術的不斷積累和進步,中國電解液行業的國際地位將與日俱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