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0年助聽器行業市場規模預測
?
????助聽器是一個小型擴音器,把原本聽不到的聲音加以擴大,再利用聽障者的殘余聽力,使聲音能送到大腦聽覺中樞,而感覺到聲音。按傳導方式不同,助聽器可以分為氣導助聽器和骨導助聽器;按使用方式不同,助聽器又可以分為盒式、眼鏡式、發夾式、耳背式、耳內式、耳道式、深耳道式。
我國助聽器行業的發展,起步晚,發展速度快,尤其是在驗配點和銷售數量的增長速度方面,均遙遙領先于世界平均發展水平,所以,世界主要跨國公司紛紛將制造基地扎根中國,或合作、或獨資建廠,在很大程度上促進了我國助聽器行業的快速發展。據中金企信國際咨詢公布的《2020-2026年中國助聽器市場運營格局及投資潛力研究預測報告》統計數據顯示:現階段,我國成為世界上聽力殘疾患者數量最多的國家。在我國,患有聽力殘疾的人口數量已經達到2780萬人,其中老年人口占據著較大比重,0-6歲的兒童也以13.7萬的人數占據著一定的比例。我國聽力殘疾患者數量巨大,對助聽器產品的市場需求也是相當大的,我國助聽器市場的發展空間較為廣闊。跨國公司不僅帶來了資金,也帶來了進口助聽器的生產技術,在這些基地生產的助聽器,雖然頂著“國產貨”的帽子,但由于成本低、技術高,填補了進口產品在市場上的份額。國內助聽器市場規模從2009年的11.23億元增長至2017年的42.85億元。數據顯示,2017年中國助聽器銷售量達到855.5萬個,行業產品平均價格約501元/個,助聽器行業銷售市場規模約42.85億元。2017年我國助聽器行業產量約1908萬個,至2022年約2936萬個。
我國是世界上聽力殘疾患者數量最多的國家,對助聽器產品需求巨大,現階段我國助聽器市場正處于快速發展階段,未來市場發展空間較為廣闊。然而行業內也存在著較多問題需要解決,例如相關技術水平不高、國內產品質量參差不齊等,隨著國外企業逐漸加大對中國助聽器市場的投資力度,使得本土品牌市場競爭壓力較大。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