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0-2026年煤炭機械行業市場競爭格局分析及發展機遇分析預測
?
?
煤炭機械是指煤炭在開采過程中所用的機械設備。煤炭機械制造業是煤炭采掘業的上游行業,設備設計壽命5-8年,更新周期平均5年。煤炭機械綜采設備包含“三機一架”,技術壁壘和產品毛利率由高到低分別為:掘進機、采煤機、
廣義上,按照煤炭開采方式:可分為露天開采設備和井下開采設備,其中露天開采設備包括礦用重型汽車、自卸車、鏟運機和挖掘機等;井下開采設備按照開采順序主要分為勘探設備、綜合采掘設備、提升設備、洗選設備、煤炭安全設備和其他設備。狹義上的煤炭機械:指煤炭綜合采掘設備,包括掘進機、采煤機、刮板輸送機及液壓支架,合稱“三機一架”。據中金企信國際咨詢公布的《2020-2026年中國煤炭機械行業市場分析及投資前景研究預測報告》統計數據顯示:2011年我國“三機一架”占煤炭機械行業總產值的比重超過75%,其中液壓支架占“三機一架”比重超過一半。另外,掘進機和采煤機技術要求更高,刀頭等零部件屬于易耗品使用壽命短,故更換服務等環節帶來更高的毛利率,約為輸送機和支架的兩倍。
煤炭機械產品結構分析
?
行業市場現狀:中國煤炭機械在2012年處于高速發展階段,2013-2016年處于下降態勢。其中,2012年,國內國煤炭需求持續增長,煤炭產能利用率處在較高水平,煤機行業走過“黃金十年”。2013-2016煤炭價格不斷下跌,行業產能過剩,煤炭機械隨著煤炭行業資本開支下降步入低谷,2016年市場幾乎跌至2012年行業高點一半。
煤機進入更新為主成熟期,寡頭競爭格局明顯;市場波動將放緩煤機需求主要分為設備更新和新增產能兩個部分,2016起更新需求占比過半,成為主要需求。預計2018-2020年,煤機(“三機一架”,核心綜采設備,狹義煤機)市場規模分別為397、430、458億元,同比增長60%、8%、7%,有望接近并超過2012年行業高點434億水平。更新需求:目前煤炭年產量在35-40億噸,煤機平均壽命在7年左右,預計2018-2020每年對應約3.3億噸煤炭產能需要設備更新。
競爭趨向:近10?年來,?由于煤炭產量的快速增長和市場的轉暖帶動了煤炭生產的快速增長,?進而對煤機設備的需求快速增長。在煤機行業高增長的誘惑下,很多原本煤機行業外的企業紛紛進入煤機行業,?加劇了煤機行業內的競爭程度,?其中還包括很多國外廠商,?主要有比塞洛斯國際、久益環球。這些跨國公司的產品在可靠性、智能化、自動控制等方面代表了現代井工采煤裝備的技術制造水平,?已成為我國煤機企業主要競爭對手。
采礦機械化率:與國外主要采煤國家相比,我國煤炭資源開采條件偏差,煤層埋藏深、構造復雜,適宜露天開采的煤炭資源量僅占約6%,90%以上的煤層需要采用煤炭機械進行井下開采。
一般而言,大型煤礦出于安全及效率方面的考慮,比中小型煤礦更有動力采用機械化的作業模式。因此,煤礦行業的整合對煤炭機械的需求會帶來促進作用。我國目前每百萬噸煤炭的死亡人數為1.2人,這一數據遠遠高于美國0.027人的死亡率。從這個角度來看,政策制定者有提高煤礦行業整體的機械化率的迫切需求。
目前,美國、澳洲等國家的煤礦機械化率都達到了100%,而我國的煤礦機械化率仍偏低,根據“十二五”規劃,到2015年采礦機械化率將增長至75%,未來3-5年內的提升空間極為廣闊。
市場銷售趨向:雖然國內各大煤炭生產企業普遍庫存高企,新進入者投資壁壘較高。但從我國煤炭經濟運行形勢來看,一是煤炭消費總量繼續增長;二是煤礦基建投資繼續增長;三是進口增長較快,表明我國煤炭是產能建設超前,而不是產能過剩,煤炭行業依然是朝陽產業。
當前,我國煤炭生產向西部集中的趨勢越來越明顯,未來國機煤機主要需求將由山西、內蒙的設備更新替代需求和陜西、新疆的產能擴充需求兩部分共同構成,其需求總量將遠大于此前行業內的預期。而除了國內西部地區的需求釋放外,與我們臨近的俄羅斯、烏克蘭也有望成為國產煤機的重要市場。
發展機遇:專家分析:設備更新、新建產能和機械化率提升,是中國煤炭機械行業三個重要的驅動力。隨著能源價格不斷走高,以及我國勞動力成本的提升,企業采用機械化開采帶來的經濟優勢不斷凸顯,投資綜采設備的熱情也不斷高漲,這為我國煤機行業的發展帶來了極大的發展機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