序號 | 名稱 | 發布時間 | 主要內容 |
1 | 《國務院關于印發國家知識產權戰略綱要的通知》(國發[2008]18?號) | 2008?年 | 提出國家知識產權戰略綱要。提出運用財政、金融、投資、政府采購政策和產業、能源、環境保護政策,引導和支持市場主體創造和運用知識產權。將扶持信息產業核心技術專利、計算機軟件版權等相關產業發展作為專項任務。提出加強知 識產權保護、加強知識產權創造和轉化運用等方面的戰略。 |
2 | 《電子信息產業調整和振興規劃》 | 2009?年 | 強調以應用帶發展,大力推動業務創新和服務模式創新,強化信息技術在經濟社會各領域的運用;并提出要加強政策扶持,加大鼓勵軟件和集成電路產業發展政策實施力度。 |
3 | 《國務院關于加快培育和發展戰略性新興產業的決定》(國發[2010]32?號) | 2010?年 | 將新一代信息技術產業列為戰略新興產業之一,著力發展高端軟件等核心基礎產業。 |
4 | 《國務院關于印發進一步鼓勵軟件產業和集成電路產業發展若干政策的通知》(國發[2011]4號) | 2011?年 | 在財稅、投融資、研發開發、進出口、人才、知識產權、市場和落實措施等方面為我國軟件產業的發展提供了政策扶持和保障。 |
5 | 《國務院關于促進信息消費擴大內需的若干意見》 | 2013?年 | 確定信息消費為拉動內需的關鍵消費需求,加快信息基礎設施演進升級,增強信息產品供給能力,提升公共服務信息化水平,加強信息消費環境建設,完善支持政策。 |
6 | 《國務院關于促進服務外包產業加快發展的意見》 | 2014?年 | 堅持改革創新,面向全球市場,加快發展高技術、高附加值服務的外包產業;拓展行業領域,大力發展軟件和信息技術、研發、互聯網、能源等領域的服務外包,推動產業鏈向前端延伸。 |
7 | 《國務院關于加快發展生產性服務業促進產業結構調整升級的指導意見》 | 2014?年 | 發展涉及網絡新應用的信息技術服務,積極運用云計算、物聯網等信息技術,推動制造業的智能化、柔性化和服務化,促進定制生產等模式創新發展。加快面向工業重點行業的知識庫建設,創新面向專業領域的信息服務方式,提升服務能力。加強相關軟件研發,提高信息技術咨詢設計、集成實施、運行維護、測試評估和信息安全服務水平,面向工業行業應用提供系統解決方案,促進工業生產業務流程再造和優化。推動工業企業與軟件提供商、信息服務提供商聯合提升企業生產經營管理全過程的數字化水平。支持工業企業所屬信息服務機構面向行業和社會提供專業化服務。 |
8 | 《國務院關于積極推進“互聯網+”行動的指導意見》 | 2015?年 | 推動互聯網與制造業融合,提升制造業數字化、網絡化、智能化水平,加強產業鏈協作,發展基于互聯網的協同制造新模式。在重點領域推進智能制造、大規模個性化定制、網絡化協同制造和服務型制造,打造一批網絡化協同制造公共服務平臺,加快形成制造業網絡化產業生態體系。 |
9 | 《“十三五”國家信息化規劃》 | 2016?年 | 到?2020?年,“數字中國”建設取得顯著成效,信息化發展水平大幅躍升,信息化能力躋身國際前列,具有國際競爭力、安全可控的信息產業生態體系基本建立。 |
10 | 《國家創新驅動發展戰略綱要》 | 2016?年 | 加快工業化和信息化深度融合,把數字化、網絡化、智能化、綠色化作為提升產業競爭力的技術基點,推進各領域新興技術跨界創新,構建結構合理、先進管用、開放兼容、自主可控、具有國際競爭力的現代產業技術體系,以技術的群體性突破支撐引領新興產業集群發展,推進產業質量升級。 |
11 | 《軟件和信息技術服務業發展規劃(2016-2020)》 | 2016?年 | 到?2020?年,產業規模進一步擴大,技術創新體系更加完備,產業有效供給能力大幅提升,融合支撐效益進一步突顯,培育壯大一批國際影響力大、競爭力強的龍頭企業,基本形成具有國際競爭力的產業體系。 |
12 | 《工業和信息化部關于印發信息化和工業化融合發展規劃(2016-2020?年)的通知》 | 2016?年 ? | 發展核心工業軟硬件。突破虛擬仿真、人機交互、系統自治等關鍵共性技術發展瓶頸,夯實核心驅動控制軟件、實時數據庫、嵌入式系統等產業基礎。提升計算機輔助設計與仿真、制造執行系統、企業資源計劃、供應鏈管理、客戶關系管理、品全生命周期管理等系統軟件的研發和產業化能力,加強軟件定義和支撐制造業的基礎性作用。支持信息物理系統(CPS)關鍵技術、網絡、平臺、應用環境的兼容適配、互聯互通和互操作測試驗證,推動工業軟硬件與工業大數據平臺、工業互聯網、工業信息安全系統和智能裝備的集成應用。 |
13 | 《國際服務外包產業發展“十三五”規劃》 | 2017?年 | 到?2020?年,我國企業承接離岸服務外包合同執行金額超?1,000?億美元,年均增長?10%以上。產業結構更加優化、數字化、智能化的高技術含量、高附加值服務外包比重明顯提升。 |
14 | 《國務院關于深化“互聯網+先進制造業”發展工業互聯網的指導意見》 | 2017?年 | 到?2025?年,基本形成具備國際競爭力的基礎設施和產業體系。覆蓋各地區、各行業的工業互聯網網絡基礎設施基本建成。工業互聯網標識解析體系不斷健全并規模化推廣。形成?3-5?個達到國際水準的工業互聯網平臺。產業體系較為健全,掌握關鍵核心技術,供給能力顯著增強,形成一批具有國際競爭力的龍頭企業。基本建立起較為完備可靠的工業互聯網安全保障體系。新技術、新模式、新業態大規模推廣應用,推動兩化融合邁上新臺階。 |
15 | 《工業和信息化部關于進一步推進中小企業信息化的指導意見》 | 2017?年 | 鼓勵和支持中小企業充分利用云計算、大數據、移動互聯網等信息技術,獲得以租代建、支持核心業務發展、覆蓋企業經營管理鏈條的便捷信息化服務,降低信息化應用的成本和門檻。進一步推廣經營管理信息化軟件(ERP/OA/CRM?等)的應用,并逐步向商業智能轉變,全面優化業務流程,推動關鍵環節的整合與創新,提高經營效率和管理水平。普及推廣兩化融合管理體系,推進內外部管理信息的互通與共享,降低成本,優化流程,提升中小企業經營管理信息系統的集成程度,提高管理水平和經營效率。 |
16 | 《推動企業上云 實施指南(2018-2020?年)》(工信部信軟[2018]135號) | 2018?年 | 到?2020?年,力爭實現企業上云環境進一步優化,行業企業上云意識和積極性明顯提高,上云比例和應用深度顯著提升,云計算在企業生產、經營、管理中的應用廣泛普及,全國新增上云企業?100萬家,形成典型標桿應用案例?100?個以上,形成一批有影響力、帶動力的云平臺和企業上云體驗中心。 |
17 | 《擴大和升級信息消費三年行動計劃(2018-2020?年)》 | 2018?年 | 到?2020?年,信息消費規模達到?6?萬億元,年均增長?11%以上。信息技術在消費領域的帶動作用顯著增強,拉動相關領域產出達到?15?萬億元。 |
18 | 《國務院關于印發新時期促進集成電路產業和軟件產業高質量發展若干政策的通知》 | 2020年 | 從財稅、投融資、研發、進出口、人才、知識產權、市場應用、國際合作等八方面,給予集成電路和軟件產業?40?條支持政策。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