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1年中國電子政務行業發展趨勢分析預測及市場規模投資戰略可行性研究
?
我國電子政務起步于80年代末期,經過20多年的發展,電子政務為提高政府行政效率、推動政府職能轉變、帶動整個國民經濟和社會信息化發展發揮了重要作用。電子政務整體市場涵蓋了硬件、軟件以及IT服務。近年來,在國家的大力支持和推動下,我國電子政務建設取得了巨大進展,市場規模持續擴大。
據中金企信國際咨詢統計數據顯示:2019年我國電子政務市場規模預計達到3,366億元,同比增長10.0%。
中金企信國際咨詢公布《2021-2027年中國電子政務行業市場調研及戰略規劃投資預測報告》
2010-2019年中國電子政務市場規模現狀分析
?
???????數據統計:中金企信國際咨詢
政府的職能定位直接決定了電子政務實施的內容和方向。隨著中國政府向服務型政府轉變,政府的公共服務職能逐漸成為主導,推動政務信息共享和業務協同、聚焦民生、強化公共服務是“十二五”期間政府的重點工作內容,因此2015年,電子政務的市場規模出現拐點,增速呈快速上升趨勢。同時“十三五”規劃明確建議提出實施網絡強國戰略,以信息化驅動現代化,是實現“兩個一百年”奮斗目標和中華民族偉大復興的重大戰略選擇,也是政務信息化工作的根本指引,構建符合時代發展要求的政務信息化體系,以信息化推進國家治理體系和治理能力現代化。因此,未來幾年我國電子政務建設的發展空間依然廣闊。
從世界范圍看,我國電子政務發展速度在全球處于領先水平。根據《2018聯合國電子政務調查報告》,2018年中國的電子政務發展指數為0.6811,排名第65位,處于中等偏上的位置,與發達國家還存在較大差距。而根據《2020聯合國電子政務調查報告》,我國我國電子政務發展指數從2018年的0.6811提高到2020年的0.7948,排名比2018年提升了20位,取得歷史新高,達到全球電子政務發展“非常高”的水平。其中,作為衡量國家電子政務發展水平核心指標的在線服務指數上升為0.9059,指數排名大幅提升全球第9位,國家排名位居第12位,在線服務達到全球“非常高”的水平。
2010-2020年中國電子政務發展指數及全球排名情況分析
| 2010年 | 2012年 | 2014年 | 2016年 | 2018年 | 2020年 |
電子政務發展指數 | 0.470 | 0.536 | 0.545 | 0.607 | 0.681 | 0.795 |
排名 | 72 | 78 | 70 | 63 | 65 | 45 |
數據統計:中金企信國際咨詢
(2)行業發展趨勢:
1)數字政府建設逐步加快:數字政府是數字中國建設體系的有機組成部分,作為新時期電子政務發展的更高級目標,是發展數字經濟和建設數字社會的基礎性和先導性工程,更是再創營商環境新優勢的重要抓手和重要引擎。截至2019年12月,全國有10個省級地方政府已出臺并公開數字政府規劃計劃,指導數字政府建設。多個地區成立數字政府建設領導小組,明確政務數據統籌管理機構協調推進數字政府建設工作職能。各地區、各部門高度重視并探索推動數字政府改革,將其作為引領數字化時代政府改革與治理能力建設的著力點和突破口,推動政府治理從低效到高效、從被動到主動、從粗放到精準的轉變,取得了積極成效。
2)網上政務服務能力和水平持續提升:2019年5月,國家政務服務平臺上線試運行,聯通32個地區和46個國務院部門,標志著以國家政務服務平臺為總樞紐的全國一體化政務服務平臺初步建成。一體化政務服務平臺作為創新行政管理和服務的新方式、新渠道、新載體,充分發揮了跨地區、跨部門、跨層級業務辦理上的支撐和保障作用,推動了更多政務服務事項從“線下跑”轉向“網上辦”,全方位提升了網上政務服務能力和水平。各地區將政務服務平臺建設作為區域發展“軟環境”的重要標桿,優化辦事流程、創新服務方式、簡化辦理程序,以網上服務打造便企利民貼心服務的新名片,政務服務平臺品牌的辨識度、知曉度、美譽度全面提升,一體化平臺已經成為企業和群眾辦事的主要渠道。截至2019年12月,國家政務服務平臺和32個省級網上政務服務平臺,個人用戶注冊數量為3.39億人,比2018年增長7300萬人,全國9.04億網民中,平均每3個網民中就有1個為一體化平臺用戶。
3)政務信息資源開發利用深入推進:政務信息資源共享取得突破性進展,政務信息整合共享工作基本實現“網絡通、數據通”的階段性目標。全國一體化數據共享交換平臺建成,一體化的數據共享響應機制日趨完善,國家一體化電子證照共享服務系統梳理了各地區各部門證照類型897種,已匯聚861種,占比96%,證照目錄總量達31.5億條,為電子證照“一個證照、全國互認”提供了數據基礎支撐。公共信息資源開放有效展開,全國多個地區建立了公共信息資源開放平臺,開放數據的規模大幅度拓展。全國開放數據集總量從2017年到2019年增加了6倍,各地開放數據集中滿足可機讀格式標準的比率達到8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