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1年中國汽車被動安全部件及系統行業市場需求戰略研究及競爭趨勢分析預測
?
1、汽車安全氣囊行業現狀:我國汽車安全氣囊的市場容量主要取決于四個因素:一是法規強制安裝因素;二是汽車產量;三是配置安全氣囊的汽車數量;四是平均每輛車安全氣囊的配置數量。2020年我國汽車行業的發展情況:
(1)汽車年度產銷同比降幅收窄:2020年,突如其來的新冠肺炎疫情為汽車行業按下了“暫停鍵”,在巨大的沖擊下,全行業同舟共濟,不畏艱難,堅決落實黨中央、國務院的決策部署,扎實推進復工復產,加快轉變營銷方式,積極促進汽車消費,汽車市場逐步復蘇,全年產銷增速穩中略降,基本消除了疫情的影響,汽車行業總體表現出了強大的發展韌性和內生動力。
2020年汽車產銷分別完成2522.5萬輛和2531.1萬輛,同比分別下降2%和1.9%,降幅比上年分別收窄5.5和6.3個百分點。從各月汽車產銷情況來看,全年呈現先抑后揚的發展態勢。一季度汽車產銷受疫情影響大幅下降。但是第二季度隨著疫情形勢得到有效扼制,從4月開始汽車市場逐步恢復,月度銷量同比持續保持增長,截至12月,汽車產銷已連續9個月呈現增長。
中金企信國際咨詢公布《2021-2027年汽車被動安全部件及系統市場調查分析與投資戰略分析預測報告》
(2)乘用車年度產銷同比下降:乘用車產銷分別完成1999.4萬輛和2017.8萬輛,同比分別下降6.5%和6%,降幅比上年分別收窄2.7和3.6個百分點;乘用車產銷占汽車產銷比重達到79.3%和79.7%,分別低于上年產銷量比重3.7和3.5個百分點。乘用車四類車型產銷情況看:轎車產銷同比分別下降10%和9.9%;SUV產銷同比分別增長0.1%和0.7%,SUV年度產銷規模首次超過轎車;MPV產銷同比分別下降26.8%和23.8%;交叉型乘用車產銷同比分別下降1.7%和2.9%。
從各月乘用車產銷情況來看,前4各月,乘用車月度產銷同比呈現下降,從5月開始,乘用車產銷開始保持增長,其對汽車產銷的增長貢獻度持續擴大,9月乘用車增長貢獻度開始超過商用車,這反映出消費需求在逐步恢復,并且乘用車作為占市場份額4/5的車型,開始成為主要拉動汽車市場增長的因素。
(3)商用車年度產銷呈現大幅增長:2020年,受國Ⅲ汽車淘汰、治超加嚴以及基建投資等因素的拉動,商用車全年產銷呈現大幅增長。2020年商用車產銷分別完成523.1萬輛和513.3萬輛,首超500萬輛,創歷史新高,商用車產銷同比分別增長20.0%和18.7%,產量增幅比上年提高18.1個百分點,銷量增速比上年實現了由負轉正。分車型產銷情況看,貨車是支撐商用車增長的主要車型,貨車產銷分別完成477.8萬輛和468.5萬輛,同比分別增長22.9%和21.7%;客車產銷分別完成45.3萬輛和44.8萬輛,同比分別下降4.2%和5.6%。
從各月產銷情況來看,商用車從4月開始率先恢復增長,且增速迅猛,連續9個月刷新當月歷史產銷記錄,并于6月創下歷史新高。12月,商用車產銷分別完成50.9萬輛和45.6萬輛,同比分別增長2.3%和2.4%。
從細分車型產銷情況來看,貨車是支撐商用車持續高增長的主要車型,其中重型、輕型貨車增長貢獻明顯。客車產銷僅在3個月份呈現增長,其余月份均呈現下降。
(4)皮卡車年度產銷呈現增長:皮卡產銷分別完成49.2萬輛和49.1萬輛,同比分別增長8.0%和8.6%,分燃料情況看,2020年,汽油車產銷均完成12,3萬輛,同比分別下降5%和3.4%;柴油車產銷分別完成36.8萬輛和36.6萬輛,同比均增長13.0%。
(5)新能源汽車年度產銷創歷史新高:通過多年來對新能源汽車整個產業鏈的培育,各個環節逐步成熟,豐富和多元化的新能源汽車產品不斷滿足市場需求,使用環境也在逐步優化和改進,在這些措施之下,新能源汽車越來越受到消費者的認可。2020年,新能源汽車產銷分別完成136.6萬輛和136.7萬輛,同比分別增長7.5%和10.9%,增速較上年實現了由負轉正。其中純電動汽車產銷分別完成110.5萬輛和111.5萬輛,同比分別增長5.4%和11.6%;插電式混合動力汽車產銷分別完成26萬輛和25.1萬輛,同比分別增長18.5%和8.4%;燃料電池汽車產銷均完成0.1萬輛,同比分別下降57.5%和56.8%。從月度產銷情況來看,新能源汽車從7月份開始呈現增長態勢,增幅逐漸擴大,且每個月產銷均刷新了當月歷史記錄,12月更是創下歷史新高。
(6)中國品牌乘用車年度市場份額下降:2020年,中國品牌乘用車共銷售774.9萬輛,同比下降8.1%,占市場份額38.4%,下降0.8個百分點。
(7)前十企業集團市場集中度下降:2020年,汽車銷量排名前十位的企業集團銷量合計為2264.4萬輛,同比下降2.3%,占汽車銷售總量的89.5%,低于上年同期0.4個百分點。2020年前十位企業集團銷量TOP10廠商分別是:上汽、一汽、東風、廣汽、長安、北汽、吉利、長城、華晨、奇瑞。
(8)汽車年度出口同比下降:2020年,受海外疫情影響,汽車出口呈現下降。全年汽車企業出口99.5萬輛,同比下降2.9%。分車型看,乘用車出口76.0萬輛,同比增長4.8%;商用車出口23.5萬輛,同比下降21.4%。
2.汽車被動安全行業情況:汽車被動安全部件及系統主要包括安全帶、乘員頭頸保護系統(WHIPS)、兒童安全座椅、汽車安全氣囊、安全車身和安全玻璃,其中安全帶是主要的乘員約束系統,安全氣囊是輔助的乘員約束系統,兩者一起作用來防止乘員受到汽車內飾的傷害,可以有效地減輕汽車碰撞中的二次碰撞造成的人體傷害。
中金企信國際咨詢公布《2021-2027年中國兒童安全座椅行業市場發展態勢及投資前景可行性報告》
目前我國安全氣囊市場步入成熟期,政策法規的強制安裝和汽車產量對汽車安全氣囊的市場容量增長起到主導作用。
政策法規方面,1999年10月我國發布《關于正面碰撞乘員保護的設計規則》(CMVDR294)、乘用車正面碰撞的乘員保護(GB11551--2003)和2006年7月實施的汽車側面碰撞的乘員保護(GB20071-2006),上述的強制性法規是汽車產品達到的最低要求,汽車生產廠商對安全性能追求更加嚴苛的是新車評價程序(NCAP),2018年7月執行的2018版的C-NCAP與2015年版相比,就有十大變化,其中一項是增加了側氣簾加分的技術要求,相關法規的完善對我國的汽車安全氣囊產業的快速發展起到推動作用。
汽車銷量方面,我國汽車行業體系發展較成熟,具備一定的抗風險能力,疫情控制后,汽車供應鏈產銷快速恢復。根據中汽協數據,2020年我國汽車產銷分別完成2522.5萬輛和2531.1萬輛,產銷量同比分別下降2%和1.9%,但降幅比上年分別收窄5.5和6.3個百分點。乘用車產銷分別完成1999.4萬輛和2017.8萬輛,同比分別下降6.5%和6%,降幅比上年分別收窄2.7和3.6個百分點;商用車產銷分別完成,523.1萬輛和513.3萬輛,首超500萬輛,創歷史新高,產銷同比增長20.0%和18.7%,產量增幅比上年提高18.1個百分點。新能源汽車產銷分別完成136.6萬輛和136.7萬輛,同比分別增長5.4%和11.6%。
伴隨國民經濟穩定回升,汽車消費需求預計將加快恢復,2021年有望恢復正增長,同時電動化、智能化、網聯化、數字化加速推進汽車產業轉型升級,新能源汽車市場也將從政策驅動向市場驅動轉變。尤其是在《新能源汽車產業發展規劃(2021-2035年)》大力推動下,新能源汽車未來將有望保持持續快速增長。但也需要注意的是,近期出現的汽車芯片供應緊張問題也將在未來一段時間內對全球汽車生產造成一定影響,進而可能影響我國汽車產業運行的穩定性。
中金企信國際咨詢公布《2021-2027年中國汽車安全氣囊行業市場調研及戰略規劃投資預測報告》
除此之外,車險定價逐步趨于成熟、消費者安全意識提升也促進汽車被動安全行業的發展。由中國保險行業協會于2015年3月牽頭發起,人保財險、平安財險、太保財險、國壽財險、中華聯合、大地財險、陽光財險、太平財險業內前八家財產保險公司與精友世紀公司共同出資,入股改制原“北京中保研汽車技術研究院”為中保研汽車技術研究院有限公司(CIRI?Auto?Technology?Institute,簡稱“中保研”,英文縮寫“CIRI”),作為全新的汽車碰撞測試機構目前是國際機構RCAR組織在中國唯一的正式成員機構,其制定中國保險汽車安全指數(簡稱C-IASI),在2018年3月28日正式發布第一期測試結果。C-IASI碰撞測試大量借鑒了IIHS(美國公路安全保險協會)的先進經驗,從測試項目和標準的對比C-IASI參考IIHS,引入了25%偏置碰撞、車頂靜壓測試,還有側面碰撞、主動安全以及耐撞性和維修經濟性。C-IASI為消費者在選車購車時,提高了消費者對汽車安全意識的提升,并為消費者直觀判斷不同款型汽車的安全性提供有效參考。
一方面,汽車乘員保護法規的健全、C-IASI指數的發布、消費者對生命安全的重視促使汽車廠商追求更嚴格的汽車安全評價標準體系,DAB、PAB、SAB以及CAB等將逐步成為我國汽車生產的標配,汽車安全氣囊的配置率有望得到提升;另一方面,汽車被動安全系統部件行業面臨廣闊市場需求的同時,客戶也對產品的安全性、可靠性有更高的要求。提高汽車被動安全系統的安全質量標準,搶占新一輪高端產品市場,是汽車被動安全系統部件行業發展的機遇和挑戰。